现在阿济格成功了,战事也胜利了,但多尔衮心中的不安,却随着阿济格的得意和众军的欢呼,渐渐升高。
……
傍晚,肃亲王豪格,豫贝勒多铎几乎同时赶到了通州西大营。一队镶白旗,一队正蓝旗,两人在营门口,正遇一个正着。论爵位,豪格是亲王,比多铎高两截,年纪也比多铎长四岁;但论辈分,豪格是侄子,多铎是叔叔,加上多铎虽然因为兵败被降为了贝勒,但从上到下,但没有人敢把他当贝勒看,依然还是把他当王爷,谁让多铎是老奴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幺子,又是镶白旗的旗主呢。
而多铎更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虽是贝勒,但永远是亲王派,见到豪格,扬着下巴,大咧咧地叫一声:“小耳垂,我不让你留三河,你偏要留,现在知道,我是为你好了吧?”
豪格,在满语中,是小耳垂的意思。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多铎的话,登时就让豪格红了脸,被明太子的诡计所骗,白白在三河城下浪费了三天的时间,不但被父皇骂,更被他人笑,豪格心中的恼羞可想而知,原本想着趁着领兵截击潘永图的机会,灭了对方,以雪三河的耻辱,但不想潘永图像一个缩头乌龟,沿着河流前进,用大车和火炮为阵,稍有动静,立刻就原地扎营,丝毫不给他机会,一连三天,豪格都找不到合适的战机,反倒是在试探中,折损了一些人马,心中十分恼怒,正发誓一定要灭了潘永图之时,皇阿玛的命令却又来了,愤懑之中,他只能带兵返回,心中窝了一肚子的火,不想却又在营门口遇见了最不想遇见的多铎。
多铎轻蔑的言语和表情,令豪格怒火中烧,右手不由地就握住了刀把。身后的何洛会见势不妙,急忙托住了他的手臂,并小声叫了一句:“肃亲王……”
豪格这才冷静。
多铎并没有看到豪格试图拔刀的动作,他讥笑了豪格一句,就走马入营了。等进了营,背对豪格的时候,多铎脸上的笑意和猖狂,立刻就变成了凝重。
豪格心情郁闷,多铎的心情,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小小的香河,攻打了一天,折损兵马,却没有拿下,渡河之战,他被黄太吉派为了疑兵,也毫无功绩,这也就罢了,当知道黄太吉命令阿济格从昌平绕道奇袭之时,他立刻就明白了黄太吉一石二鸟的狠毒之计,好啊,你黄太吉这是要削弱我们兄弟的臂膀啊,也就是阿济格那个蠢货,如果是他,他是绝对不会奉令的!听到阿济格偷袭成功,立下大功,被封为亲王之后,多铎忽然又有点嫉妒了,此时见到豪格,自然不会给豪格好脸色。
“这贼,有一天我非杀了他不可!”
望着多铎的背影,豪格恨恨道。
晚间,礼亲王代善也甩开大军,率领一千轻骑,赶到了建虏位在通州西面的中军大营。
亲王要角们都赶到,于是黄太吉召集众将,在大帐中,举行了入塞以来的第一次全体军议。
军议两个题目,一个是总结入塞所得,二是定下一步的目标。
虽然黄太吉已经将大军主力屯于通州,攻打通州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军中上下,对这一决定,却是有异议的,历来,建虏入塞,为的就是抢粮抢钱抢人,现在运河已过,京南乃至整儿山东都在大清的铁蹄之前,可以随意抢劫了,皇上怎么不向前,却要在通州城下停留呢?
通州虽然有一个明太子,但对普通的建虏士兵来说,俘获一个明太子,远没有到南方抢掠来的更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