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人口的增殖在这太平盛世是不可避免的,人多地少的问题早晚会出现。目前的关中地区,已经是地狭人多,才要进行移民之举。”
李二陛下听着徐齐霖振振有词,不禁笑了起来,说道:“朕只是提醒你一下,你倒弄出这长篇大论了。嗯,关于农业的增加产出,你不要泛泛而谈,可有具体办法?”
“这个——”徐齐霖挠着脑袋,很有余地,也比较确定地说道:“微臣力争在两个月内搞出来,还是有点把握的。”
李二陛下猜测徐齐霖可能又要从其师陆羽那里得到提点,否则,他不敢说有把握。
“两个月。”李二陛下强调了一下,说道:“如果晚了,就要耽误农时,切不可拖延。”
徐齐霖赶忙点头应承,起身便要告退。
“那个火药呢,怎不见你拿来让朕一观?”李二陛下开口问道:“相比赚钱,朕倒是更想知道火药于军事上有何发展潜力?”
停顿了一下,李二陛下又补充道:“莫不是陆羽仙长不喜杀戮,不准你把此物献上?”
徐齐霖说道:“家师不是迂腐之人,亦知我大唐强盛乃万民之福。微臣是觉得拿火药在宫中试验,动静太大。若是只有一点,又看不出其威力。”
“再说——”徐齐霖瞅了一眼李二陛下,嘿嘿笑道:“陛下赏罚分明,这宝镜只是赚钱,那火药可是关系到军国之重。”
李二陛下翻了下眼睛,知道徐齐霖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是要讨要封赏呢!虽然刚刚晋升子爵,可那是漕运改革的功劳。这火药嘛,还要另算。
“且先试验,朕自有计较。”李二陛下摆了摆手,“尽快布置,还会少了你的封赏?”
“微臣谢陛下隆恩。”徐齐霖躬身一礼,笑眯眯地退了出去。
…………..
徐惠对着镜中清晰的映像左看右看,也情不自禁地做出各种表情,倒与新城和兕子差不多,形同挤眉弄眼一般。
新城最是搞笑,捧着镜子又是皱眉,又是眨眼,又是左右晃头、咧嘴傻笑。
每人两面镜子,一大一小,一面放在屋内的梳妆台上,一面随身携带。再加上送与长乐公主的,以及李二陛下的一面,一共四套半。
徐齐霖也就打算送这么多,其他人嘛,想要可以走个后门,但钱还是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