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问到用兵,李四胖不由得寻思起来。半晌,他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应该是西域吧,父皇已有征伐高昌之意,很多人都知道的。”
徐齐霖嘿嘿一笑,说道:“殿下聪慧,一猜便着。那征伐完高昌呢,又将向哪里进攻?”
李四胖摸着双下巴,又琢磨片刻,犹豫不定地说道:“薛延陀?抑或是高句丽?”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殿下可以来个换位思考,从陛下的角度考虑问题。你说,陛下雄心壮志、英明神武,所建功业岂能不如秦皇汉武?”
李四胖眨巴着眼睛,试着来个什么换位思考。别说,换没换成不知道,他还真有了灵感。
秦始皇先放一边,就说汉武帝吧,全盛时期的疆域广阔,比现在的大唐还要大。
而大在哪里,一在西北,那时有西域都护府,现在可没有;二在东北,乐浪四郡呢,现在还被高句丽占着。
“原来如此。”李四胖恍然大明白,猛地一拍大腿,说道:“征伐高昌不仅是因麹文泰不臣,父皇更有意重开西域,建都护府,超汉武之功。”
徐齐霖笑了笑,端茶至嘴边,从茶碗与茶盖的缝隙中嗫茶。茶水于舌边、舌根回荡,分三次吞下,咕咕有声。暗香飘动、芬芳乱窜,此谓“三吹三浪”也。
“开西域且稳定后,父皇便定要向辽东用兵,恢复汉家旧地。”李四胖意犹未尽,脸上的肥肉都抖动起来,兴奋地连连点头。
拓展西域,设立类似都护府的机构,不驻扎相当的兵力是不可能的。如何维持军需,洛阳作为漕运中转站,肯定要承担更重的运输任务。
攻打高句丽,洛阳则将是最主要的后勤基地。通过永济渠,向北方输送人员和战略物资。隋炀帝征高丽时,便是“百舸争流,千帆竞渡”。
洛阳如此重要,只要干得好,完成李二陛下功超汉武的心愿,那便是天大的功劳。
何况,李二陛下曾经有意迁都。而被群臣谏阻的理由只是没钱,要是不差钱呢,他们还拿什么来阻拦?
可见,洛阳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了。呆在长安,却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李四胖想明白了,佩服徐齐霖的眼光,也更觉得这个什么“换位思考”是个顶好的东西。
换下位置,角度不同了,看法和想法也不一样了,不太明白的事情也通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