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不敢多养猪是怕没有粮食喂猪养不好,现在不一样了,有杂交水稻这种产量高的水稻,一年到头都不怕缺粮食吃,以后种的那些粗粮都喂猪吃都没关系,要是舍不得粗粮,郁一佛也说了,她们饲料厂的猪饲料不算贵,要买的话她可以帮家里买,不用怕没粮食养猪。
郁为家一直记着闺女是要上大学的,上大学肯定要很多钱,他扩建猪圈的时候就扩建了很大一块地方,原来的猪圈往外扩大一点,再在这旁边新建了两个差不多大小的猪圈,这样明年就能养六头猪,肯定够闺女上大学。
公社这两年一直很支持老百姓养猪,他这样的举动不算出格,顶多让人看见了说一句“日子发达了”之类的话。
郁一佛喜欢的农业在很多人眼中不是很好的选择,包括种地的农民,其实很多农民心里就不觉得种地能有大作为,毕竟当工人坐办公室哪个不比种地强。
种地能有什么大出息,这是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但见识过杂交水稻后,郁一佛觉得她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是人民永远不可抛弃的一部分,而不管在哪一行业,只要有心都能实现个人价值。
后半个学期她学习得更加认真,她很想学习到更多东西,如果可以的话,她马上参加高考都没问题。
她的学习进度很快,高明上过高中学习的也不慢,三人之中进度最慢的是孙娟,她只能跟着上课老师讲课的进度学习。
其实她学的不差,只是学习接受能力没有那么好,每天学习的知识她都需要时间去回顾理解,所以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另外的知识。
郁一佛准备参加明年的高考,孙娟了解自己,没有逞强说要和她一起参加高考,而是决定稳扎稳打学习两年,后年再参加高考,就是怕到时候她和高明都上大学去了她就没学习动力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是笑着说的,类似开玩笑的语气。
高明却很正经地解释说道:“我哪里就上大学去了,其实我也准备后年参加高考的,和你一样。”
“啊?”
他之前说把上夜校当做复读,她们当然就以为他只上一年了,哪有复读读两年的啊?
孙娟说:“你别开玩笑了。”
高明说:“我没开玩笑。”
孙娟和高明莫名其妙地就不说话了。
郁一佛作为旁观者看的比较清楚,她感觉孙娟大约是察觉到了高明的心思,而且并不赞同他这样拿自己的未来做赌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