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队长媳妇拿了鱼准备放厨房去,一边还跟儿子说:“今天你算是巧了, 刚好回家就碰上二丫头家捞鱼。”
杨全点点下巴与有荣焉的样子, “那是, 我运气好。”
杨队长媳妇笑着摇摇头, 脚步不停往厨房去了。
杨队长正在问郁一佛她家稻田的事,“那稻田里的鱼养活的多吗?我听说村里很多人家明年也要养鱼, 这个容易养不?”
他问这些不是为了自己问的,主要他是队长,农民们想在自己的田里干什么他管不着, 但却要尽可能保证大家的利益, 减少亏损的可能性。
郁一佛对杨队长没什么可隐瞒的, 说道:“养活的还挺多的, 我们家半亩地今年应该能打捞四十公斤的鱼上来, 主要是刚下鱼苗那一个月要多花些时间盯着, 后面鱼苗就不容易死了,只要按时喂鱼换水什么的就行,可惜的就是这鱼比较小,卖不出好价格, 不过自己吃也是不错的。”
“四十公斤。”杨队长在嘴边将这个数字转了一圈,欣慰地道,“那亩产也有八十公斤了,这还是你家第一回养, 明年应该还会更多, 很不错了, 就算卖价不高也是额外的收入啊,咱们村那些稻田要是都养上鱼,那收入可就不算少了。”
郁一佛也觉得有道理,积少成多么,可她家的田地只有这么多,想多养也没土地……
忽然心思一动,问道:“队长叔,咱们村里每家的这些土地能转让吗?”
杨队长先是皱眉,而后在她的注视下轻摇了摇头,“土地都是公家的咋能转让呢。”
郁一佛正有些失落时,杨队长又说:“转让是肯定不能转让,但要是你跟人家说好了把他家的地给你家种,这个我是不管的。”
郁一佛马上明白了,也就是说明面上不能办理转让手续,但私下他们怎么种地没人会管。
“谢谢叔,我知道了。”
杨队长又说留她在家吃饭,郁一佛道自己待会还要回家做饭拒绝了,杨队长就没有再留,看儿子还在一边傻待着就说让他们年轻人说话吧,自己转身进了屋子。
杨全摸着后脑勺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他偷偷瞄了一眼郁一佛,发现她经过一个夏天后也没有黑多少,明明她也会下地干活,比起村里其他干活的人们却都要白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就白……
他想七想八的,最后想起他们每次聊天说的都是学习,就又把这个话题重提起来。
“高中课本还真是挺难的,我这刚开学就有点跟不上了,要是你肯定不会像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