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陆雅兰和胡安民都是江南医科大学的学生。
曾经有一段时间,陆雅兰疯狂痴迷《黄帝内经》,尤其是对其中唯一的一篇带有神秘色彩的治疗手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黄帝内经》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的瑰宝。
这本书从黄老道家的理论出发,建立了华夏中医学的种种体系。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华夏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流传至今的《黄帝内经》,几乎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是符合逻辑和常识的。
唯有一篇,其中带有神秘色彩。
那就是《黄帝内经-灵枢》篇,第二十二章,讲如何治疗癫狂病的。
原文内容是:“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写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
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
要想治疗癫病,先要跟患者居住在一起,观察其发病过程中的情况和变化,取得丰富的资料。
在发病的时候,观察其症状特点,判断病邪之所在,并断定发病时当取何经穴治疗。
当病发的时候,取邪气最盛的经脉,选适当的穴位以泻法针刺,并取其血置于一个葫芦里。
下一次这个病人将要发病的时候,这个葫芦中的血就会动起来。
如果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就是骶骨,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这里面讲的葫芦,就是陆雅兰嘴里所说的血葫芦。
那为什么这个葫芦会这么特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