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咋回事吗?”趁人不注意,他把李文拉进隔壁厨房。 李文恨恨道:“是那婆娘恶人先告状,豆鱼姐姐是无辜的。” “这么说,张氏的话都是编造出来的?” 李文很想点头,但还是道:“她没骗人,三元哥的确很孝顺,不过他为了豆鱼姐姐和父母决裂也是真的。” “你知道三元这么做的原因吗?”郑潮意识到事情复杂了:“我的意思是说,既然三元是孝子,那他喜欢豆鱼,也该从中间周旋劝说,而不是和亲人斩断关系。” 李文挠挠头:“这个,我没想过。” 郑潮沉默,李文拉着他的袖子道:“潮哥,你一定要帮豆鱼姐姐啊,张大婶是村里有名的泼妇,豆鱼姐姐肯定不是对手。” 郑潮苦笑,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和豆鱼非亲非故,在没有话语权的前提下,冒然出手,只会越来越糟。 “你现在去工地,把给咱干活的村民叫过来,还有青山、铁锤,让他们混在人群中,见机声援豆鱼。再去村长那说明情况,告诉他,只要他肯帮忙,算我郑潮欠他一个人情。” 这些日子他和豆鱼每天都会给盖房村民改善伙食,让他们拉几句偏架,应该没问题。 李文犹豫了。 郑潮诧异的问:“怎么?” “潮哥,其他人都好说,但村长大叔是出了名的公正无私,让他帮忙,估计很难。” 郑潮不在意的摆摆手:“你只管这么说,其他不要管,快点,晚了就来不及了。” 视角转到豆鱼这边。 面对咄咄逼人的张氏,豆鱼沉默,好半天她才问:“是非对错,你我心里清楚,我不与你争辩,说吧,你到底想怎样?” 张氏却不依不饶:“哟,还不与我争辩?以为老娘是那种仗势欺人的人吗?我说过,这间房子是三元用汗水一点点垒出来的,是我们张家的财产,别人休想染指分毫。” 豆鱼摇头:“这片地属于豆家,地契上也是我的名字,不可能给你,你要不服,可以到县衙告我。现在请不要影响我做生意,不送!” 张氏大笑:“怎么,不占理就想撵人,老娘就坐在这不走了,你能怎样?” 她说着话,扭头看向所在角落的父子三人:“人家都要撵人了,你们还趴那干什么呢?滚过来,三个怂包!” 三人对视一眼,本不想动,但摄于张家威势,还是硬着头皮挪了过来。 “你想仗着家中男丁多欺负我?就他们三人估计不行吧?”豆鱼神色平静,“还有,土囚村是有王法的地方,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王法?”张氏不屑的唾了一口,学着豆鱼的口气,“你要不服,也可以到县衙告我啊!” 眼看两人僵持不下,一个声音哼道:“去县衙告状?你们当我这个村长不存在?” 只见一位老者从远处走来,面色冷峻,一副权威被挑战的样子。 张氏见到老村长,刚才的恶妇嘴脸瞬间化为被蹂躏过的老媳妇,她跑过去一把拉住老村长:“钱大叔,你可得给我做主啊! 豆鱼利用姿色把三元迷得神魂颠倒,用张家大半积蓄盖了这栋房子,我看在儿子份上不和她计较,可现在三元故去,她依旧赖着不走,说到天也没这个道理不是?” 老村长看向豆鱼:“她说的都是真的?” 豆鱼摇头:“盖房子的钱是我出的,和张家没有关系。” “那你可有证据?” 豆鱼依旧摇头,老村长又看看张氏:“你说盖房子用的是张家的钱,有证据吗?” 张氏道:“我们张家这些年一共攒了八两银子,现在只剩三两,这就是证据!” 围观众人见状,立刻嘘声四起:你这算证据吗,鬼都不信啊! 一旁的郑潮不禁露出笑意,他看到起哄的人,正是左青山几个和帮忙盖房的村民。 老村长却置若罔闻,他对张氏道:“就算盖房的钱是你家出的,可这块地却属于豆氏,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赖在这。” 张氏道:“那怎么办,我们张家总不能白出钱吧?” 老村长道:“这样,你在外面等着,我需要征求一下豆鱼的意见。” “这……” “难道你连我都信不过?” “好吧!” ****** 屋内,老村长、郑潮、豆鱼、李文四人坐在一起。 李文惊讶的看着村长爷爷,在郑潮提出让对方帮忙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谁知等他把郑潮原话复述一遍,村长爷爷只稍微犹豫,便第一时间赶过来。 郑潮不满道:“钱叔,你刚才的话,偏袒张氏的味道很浓啊!” 老村长摇头:“郑贤侄此言差矣,村里不比县城,这样的家长里短一般是扯不清楚的,若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就算我有意偏袒,张氏也不会服气,少不得要继续滋扰。” “那怎么办?”村民虽归村长管,但村长没有执法权,所以充当的都是和事佬的角色。郑潮知道这点,并没有强求。 老村长道:“那就要看豆鱼的意思了,你和张家的矛盾,症结在三元和父母决裂的原因,若你肯说出来,老夫立刻把张家的人强行赶走。” 豆鱼看了老村长一眼,摇摇头。 郑潮急了:“豆鱼妹子,到底什么原因,你倒是说啊,难道眼睁睁看着张氏把你的房子抢走不成?” 李文也道:“是啊,豆鱼姐姐,豆鱼小吃是你的所有心血,可不能轻易让出来。” “郑大哥、小文,你们就别问了,三元已经不在,我不想让此事打扰他的安宁。” 老村长叹了口气:“既然这样,你想争取这两间房子的所有权,难!” “我……” 郑潮忍不住问:“豆鱼妹子,到底什么事?就算你不说,我们知道一下也不行?” 豆鱼依旧不发一言,郑潮只得将目光转向老村长,老村长苦笑一声:“其实这事,只要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三元是张氏夫妇捡回来的孩子,就像老李把你捡回来一样。” 郑潮:“……” 你这个比喻非常的有道理,但为什么我听了之后想打人呢? 虽然没有细说,他也猜到其中的原因,捡来的孩子再亲,总比不过亲生的,所以这位三元兄在张家处境一定不怎么好。 他和豆鱼相恋,想求养父母帮他提亲,可任何时代,结婚都是很烧钱的,面对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家伙,张家必定不舍得,因此三元为了豆鱼和二人决裂也说得通了。 豆鱼不愿提及此事原因也很简单,身为养子,在这个时代的家庭地位很低,因为自己的幸福竟要和养父母断绝关系,本身就是大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