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解决,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从一开始,进入基地的人,都是政治思想过硬的,各个单位考察通过才调进来的。
随着后来各单位撤离,进入基地的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就没有之前质量那样高。
这些学生,很多都是工农兵大学生,到最后恢复高考后的几届,基地接收的人员很少,甚至很多是用中专生来充数的。
郑宇成等人为了维持基地的繁荣假象,最终产生了这样的后果。
“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吵着要离开的很多都是核心骨干!”谢凯第二天找汪贵林等人,都是愁眉不展。
在这事情上,管理委员会也想不到办法。
强行不同意?
根本就行不通,只会让基地里面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我们都知道,可如何去解决?”汪贵林看着谢凯,摇了摇头。
这几天他们急得嘴上都起泡了。
“最大的问题,是业务文化活动太少,要离开的青工们很多都非是项目骨干,加班时间少;更重要的是,他们单身!”谢凯清楚想要出去的青工们是想要什么,“没有对象,外面世界精彩,这里面枯燥……”
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
基地的业务越来越多,项目也越来越多,依然是原来的那种。
“甚至很多都是四十来岁的骨干想要离开,他们是为了孩子!”谢凯说道,“就连我妈,都有这样的想法……基地这边原来是至高无上的荣誉,现在呢?”
国家一切都给经济建设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