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咱们国内不是有?”汪贵林疑惑地看着谢凯。
“你说是早就装备部队的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还是83年定型的152毫米自行加榴炮?”谢凯问着郑宇成。
“都是吧。咱们现在得搞那些国内没有的!”
“我们要搞的是先进的,70式结构简单,就是在一个WZ-531地盘上加了一门122毫米榴弹炮,火控系统都没有……至于83式152毫米自行榴弹加农炮,技术啥的根本就不行……”谢凯说道。
基地不是愁着如何花钱么?
眼前的122毫米炮给了谢凯很大的启发。
自行榴弹炮,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特别是152毫米榴弹炮,原本就是为了支援坦克集群作战而出现的。
国内一直都是大炮兵思想,重炮的发展从来都没有放缓。
“咱们即使搞这个项目,也没有多大的好处啊。”汪贵林皱着眉头说道,“消耗的经费也不会太多。”
“普通的自行加榴炮确实没有多大的市场,如果我们全部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更长的身管,更远的射程,甚至配备稳像式火控系统呢?”谢凯笑着问道。
无论是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还是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都是没有火控系统的。
所以最终83式在没有生产装备多少的情况下,就被装上了引进自英国扰动式火控系统的88式自行加榴炮取代。
“我们手中有火控系统技术,有身管自紧工艺,有新型炮钢的生产技术……甚至,我们可以继续在59坦克底盘上做文章。如此一来,我们的这些技术成本使用更广泛,成本更低!”谢凯提出搞自走火炮,并不是心血来潮。
这个项目完全可以把很多研发成本转嫁到359坦克项目上面。
“这里不适合谈这个,我们去办公室谈。”郑宇成来了兴趣。
其他人对于这个,同样也是感兴趣。
大炮在中国军方心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一切。
“你跟孙娟两人在这边玩儿,然后自己回去,我有点事情。”谢凯给莫齐说了一声,莫齐现在心思全部在前面的大炮上,根本就没空理会谢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