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10的设计制造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设计没有问题,制造力跟不上,一直到4.5万吨大压机投产,运-10质量问题才得到解决。
第一架用于试飞的原型机因为配套跟不上,采用焊接的制造手段,最终制造出的第一架运-10使用寿命仅300个小时不到,到目前第一架原型机停在秦飞,没有飞行,关键部位的裂缝也是越来越严重。
见转移了话题,谢凯对郑宇成严肃地说道,“郑叔,不要想着咱们马上就有6.5万吨大压机了,苏联人制造这玩意儿,可是用了7.5万吨大压机,咱们的大压机压力不够……”
郑宇成咬牙说到:“6.5万不够,就搞8万吨的,华清跟一重他们不是已经开始设计了么!继续制造,老子就不信把它整不出来。”
郑宇成说这话时,情绪有些激动。
8万吨大压机已经开始设计,一旦设计完成,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模锻机。
大型模锻机,无论是制造最顶级的大飞机,还是制造大型航母,甚至是民用领域的一些超重型设备,都需要用到。
这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的体现。
有了它,很多领域发展都会非常快速。
汪贵林见郑宇成越说越离谱,拍了拍它的肩膀,“老郑,别想这事情。短时间内没可能的,把大压机搞出来了,其它材料跟生产加工领域配套跟不上,消化不了这技术。按照目前基础,估计得30年以上,国内配套跟不上根本就没办法。”
汪贵林一直都是明白人。
他作为整个基地后勤方面的主管,了解国内基础工业情况,看得还是非常准的。
龙耀华、李明山等人都只是听着他们讨论,也不吭声。
404其他人也都不说话。
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安-124,给所有人带来了太大的触动了。
安排好苏联人后,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人没回去,等着谢凯做巴黎跟苏联的工作汇报。
一行人直接浩浩荡荡的到了404的办事处。
经过这几年的扩张,404在首都拿下的地盘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