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不是第一次在巴黎航展参展,米高扬高层几乎没来。
不像苏-27第一次到巴黎航展露脸,高层除了总工、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没到,来了不少人。
阿列克谢急忙说道,“谢,RD-33发动机本来就性能优异,加上通货膨胀,价格肯定不可能按照原来的结算。当然,价格是可以谈的,连发动机都没谈妥,其他合作也法谈啊。”
阿列克谢的话,表面了他们的急切。
奥列格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连米萨维奇夫斯基也觉得这家伙太急切,满脸阴沉地看着他。
这不是摆明告诉中国人,他们对于合作很急切么?
既然话已说到这程度,米萨维奇夫斯基作为航空部长,也就不扭捏了。
看中中方人员,开口道:“既然贵方觉得价格高,你们认为多少合适?按照之前每台115万美元,绝对不可能。当初提供这些发动机时,是为了维护双方友谊,表达我们诚意。”
谢凯撇了撇嘴,明显是你们自己开工率不足,需要订单养活庞大的工厂呢。
也没有废话,直接报出了一个价格:“130万。”
王成峰原本还打算跟着谢凯学一学如何跟外国人谈判。
404卖出去的装备价格高,买到的东西,成本却非常便宜。
对于这样的能力,作为中航技负责人,他是迫切需要的。
引进国际上的航空技术过程中,技术基础差的中方团队,向来都是被国外以高价讹诈。
很多时候,甚至都没办法谈下去,国外的报价,根本不容许谈判。要么接受对方的高价,要么就放弃合作。
可王成峰没想到,谢凯跟苏联人的谈判,就像是在菜市场买菜那样讨价还价。
更没让他想明白的是,苏联人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