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高俊又踌躇不定了,尽管他本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是人民共和国在边境冲突中有丰富的经验,从第三世界不入流的猴子到雄霸世界的毛熊,各种各样的对手都进行过边境摩擦,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如果没做好全面升级的准备的话,谁一点点扩大事态,就说明谁要完。
这个时候,如果不升级,双方就这么耗着,最后倒是也能耗赢蒙古纲,但是今年好不容易积攒的军资就白白浪费了。如果主动认输,那就等于放弃了整个河南的市场,如果发动全面进攻,那高俊简直是疯了。
能不能升级事态?能不能发动小规模的进攻,迫使蒙古纲继续调动,这让高俊感到非常为难。
十一月十一,大雪纷飞。
今年冬天的大雪来得很早,而且下的也很大,正在鲁州一带考察的何志也还专门抽调时间来了兖州一趟,他的神色很轻松,瑞雪兆丰年,希望明年的农业生产还能继续保持稳定,与此同时他也提醒高俊,煤矿马上就要停摆了,最好快些解决与蒙古纲的争端,赶紧将煤矿设备运回沂州。
看着外面纷飞的大雪,高俊真的陷入了踌躇之中,也许真的要趁雪天发动进攻,迫使蒙古纲全力应对让出空隙,但是直接的武装战斗会带来更多的变数,无法保证后续发展还会不会如同高俊所料。
在经过连续一天一夜的连续会议之后,高俊终于作出决定,在虞城方向发动进攻,迫使蒙古纲回援。
尽管下了纷纷扬扬的雪,但黄河上只有飘碎的冰渣,并没有完全冻结,想要在这个时候渡河,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技巧,太平军以往并没有水军,这次是在泡水沿岸修造了一批小船,趁着黑天,第一批先遣队偷偷渡过黄河。
他们是快要到对岸的时候才被发现的,但是迎接他们的却并不是狂风骤雨般的乱箭,反而岸上的敌人无比惊诧,甚至还主动后退了一步,团团围住了先遣队的登陆地点,却没有发动进攻。
这就了先前队员们一命,他们这次渡河行动其实很仓促,也毫无经验,各条船只之间散步极大,甚至有的船只弄混方向,居然又回到了原来的岸边。但是由于守军的无措,先遣队成功的搭建了桥头堡,并且等待第二批人渡河。
这是蒙古纲的错误,在连续几天的作战之后,他认定高俊只敢搞些疲兵之计,因而,晓谕诸将对手不会发动主动进攻。所以,当发现太平军渡河的时候,军队表现出了极大的惊诧,甚至不知该如何处理。
但是,蒙古纲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双方的战斗不可避免。太平军在进行了四批渡河,有六百人登上对岸之后,立即主动发动进攻,将敌人驱赶出桥头堡附近,而蒙古纲也随即意识到高俊玩真的,立刻向朝廷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上疏,与此同时率军向东南移动,还移文给已经率军赶到砀山一带的纥石烈志,要他迅速出击,帮助自己挫败高俊。
高俊趁热打铁,又从定陶方向发动进攻,东明和楚丘的敌军守军也迅速赶来,团团围住了高俊在桥头堡上的队伍。期待已久的空隙终于出现,从方印率领军马从白雪皑皑的景山里偷偷移动出来,他们身穿黑衣,但外面却罩着白色的斗篷,在雪地上行走时,把斗篷系上,而渡江的时候又将斗篷摘了下来。
这次行动,他们要徒步数十里,奇袭归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