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很破旧,但一看就是远洋海船的样子,船上还有17个半死不活的人。尽管当地官府并不知道这群形貌各异的妖人究竟是何等人士,但毕竟远来是客,而且明显遭受过海难,还是表现出了泱泱大国应有的气度,给予了饮食医疗。
来到即墨的第二天,高何二人换上正式的官服,在宴席上邀请这17个人见面,看到这两位大人衣着不凡,这群人也很聪明的意识到这两个人定然是本地的首长,连忙叩头,表示感谢,嘴里叽里咕噜一大串。
“日本人。”高何二人很快做出了判断。
何志也已经准备好了纸笔,既然语言不通,就指望他们中有人可以进行笔谈了。两个人的软笔字都不怎么好,由书吏代写。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何志也不知怎么的,先想起了唐人的一句古诗,就让写了出来,传世于堂下诸人。
果不其然,立刻有一个人激动起来,赶忙要来纸笔,哆哆嗦嗦的写下一行字,说实话还真蛮漂亮:”余等日本太宰府人,本往明州籴米,遇大风至贵处,此处缘何地方,敬请尊府明示。”
果然是日本国人,而且其中有识汉字的,还写得文理通顺,这让高俊和何志也高兴不已,高俊下令:“赐酒。”
其他日本人还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是看到宴席上的侍者开始倒酒,也知道主人很有善意,顿时欣喜过望,又结结巴巴的说了许多感谢奉承的话,尽管依旧没人听得懂。
“此地为中国密州境,本府管辖,尔等既为远来之客,罹遭风浪,甚可怜之。可宽住数日,滋养精神,谈论国情,以助欢好,他日备糇粮衣服,送尔等归国。”
写好之后,又交给那人看,不过那人却略微皱起眉头,这些日本水手常年走商路,只知道中国北部陷于蛮夷的有一个登州港,而现如今还归中国所有的是明州港和泉州港,除此之外,再也不知道别的什么港口了,也不知密州是哪里。
这人壮起胆子,抬起头来左右看,在座的这些中国人衣冠俱备,很明显都是中国式样,想来应该也是中国某处,看起来景观与以往去的明州不同,可能要更靠北一些,大概是与蛮夷接壤的地方吧。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名侍者将纸笔拿来,原来是何志也让他先抄示在场人的姓名、年龄、籍贯,并准备安排他们到宾馆居住。
这个日本人叫鹤屋平三,看得出来是个商人姓名,而其他16个人大多有名无姓,而且名字也都不怎么样,看得出来社会地位都不大高。
随即,这个日本人又洋洋洒洒的往下写,他们的船上原本是有翻译和随船的中国商人的,但是都在风暴中落水,也就只活下他们17人而已,如今能够飘到大宋的土地上,得到如此热情的接待,让他们非常感动,并且希望把随船的两名宋朝商人死亡的事情传递给他们的家人。
高俊和何志也互相一望,忍不住微笑起来,看样子这些日本人产生了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