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又看了术虎高琪,接着说:“但此事终究是权宜之计,等到三军养足锐气,仍应大举北伐,光复河山。”
“这是自然之理。”高琪连忙说。
“既然如此,我意已决,大军今年不必轻动,依旧留守河南。至于山东庆阳等处,应当让能臣谨慎防守,切勿为敌军所至。”完颜珣已经下定了决心:“王福、张甫、靖安民、郭文振、胡天作、众家奴诸辈,能够公忠体国,招徕义士,扞卫乡梓,甚可尚也。我要嘉奖河北义军,授予官爵。”
“当如何授爵?”平章政事胥鼎此时也在朝中,河东行省之责让参知政事李革暂时代替了。还没等别人说话,胥鼎又建议说:“臣以为非公爵之赏不可。”
“太高了,皇室子孙多只有金紫,未必有公爵之封,此辈如何就入公爵?”一直没有说话的平章政事英王守纯不满了,但是现在在朝堂上的诸人之中,他是最没有资格说话的。
“二郎,此事我已经有计较。”完颜珣喝止了自己的二儿子:“胥公所言不错,应当以公爵重赏,各以经略使授之,自除官吏,自建僚属,拱卫京畿。”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完颜珣和高琪事前已经秘密商谈过,反正君臣都已经实际上放弃了河北,倒不如多赏些高官厚禄,让当地人为金朝效忠至死,多少也能争取一些和平时间,等待国际形势有变。
至于朝廷中央军马,那当然是不能动的啦。
“高俊此人可以封公否?”完颜伯嘉又问。
高俊的身份特殊,一方面他是朝廷一步一步换授爵赏起来的人,并不算是义军首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地处河北,镇守山东,已经自建僚属,与河北诸公又并无两样,属于地头蛇一类的人物。
关于此人在山东的行政,在场之位也都有耳闻,其中不乏惊世骇俗之举,此人恐怕也不算是朝廷的嫡系。
更何况山东现在已经被蒙古盯上了,要是把他当作自己人,还得帮扶着他,倒不如让他自生自灭。
“是我过于骄纵此人了,既然如此,也给他公爵,让他好生守备山东,以后收复的州县,均可自行管理。”完颜珣下了决定:“再封燕宁为东莒公、潘正为天水公、孙庭为东莱公,分其势力,催促潘正早日西去陕西!”
高俊还不知道,他一直所追求的自由近在眼前,朝廷马上就要摘去他的辔头了。
朝廷也不知道,以为自己这样做是放弃了高俊,却没想到是放弃了自己。
所有人都不知道,在开封城内,一个女人已经做了决定,她脱下县主的华服,戴上黑色的斗笠,收拾了一点细软,挥笔留下了给母亲的信,消失在了前往山东的路途中。
第二十七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