纥石烈志的态度是明确的,反正已经抗命了,那就破罐破摔,现在就联络温敦郎君,他说现在往哪打,我牙吾塔绝不含糊。
一直在城外躲避的李铭也终于被接进莒州城内,得知姜家母女殉难的消息,大家都沉默流泪,纥石烈志不由得感叹:“我曾听闻,帝舜年轻时在历山耕田,当地百姓因此开始互相谦让,所居之地,一年成村,两年成镇,三年则为都邑。高郎君治鲁不过五六年的功夫,治下就出现了如此多的慷慨死节之士,就连钗环之辈也能慷慨赴死,比起石抹明安、张柔、蒲察九斤之流,也不知羞煞多少男儿汉。”
拿高俊比作是尧舜,那治下叛乱众多的金宣宗又算什么?这话让大家听起来莫名觉得有些怪怪的,纥石烈志自觉失言,也不再多说。何志也连忙安排庆功宴会,冲淡一下眼前悲伤的气氛。
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只有白卉院长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心情抑郁,他们多方探查之后,却没有在解救的俘虏中找到小冷,这是最可怕的一件事。
小冷只是听陆娘的话,去戏团玩一玩,所以要紧的行李都没有带,白卉垂泪收拾小冷的遗物,当初在小山墩堡一起操纵织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可是现如今,潘莹、小冷、陆娘、小莺已经先后不在,岂能不让人涕下沾襟?
李素儿和张翠儿默默的跟在白院长身后,可是白卉坚持要亲手将小冷的衣物全部收拾整齐。
泉子、阿荷等人也来了,她们同样泫然无语。
“别这样,说不定小冷还活着。”泉子小声说,但是这种劝慰并没有什么效果。
事实上,她说的对,也许是意外,蒙古人败退之际,还是带走了一小批俘虏,小冷正在其中,默默等待命运。
察合台全线战败的消息,像是飞一样传递到了铁木真那里,听完消息,铁木真大受震动,双眼圆睁,似乎不大敢相信。
也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窝阔台、察合台先后战败,速不台、博尔术这些蒙古名将纷纷折戟,铁木真虽然打退了完颜合达,已经将胶东纳入囊中。但是其他两路已经战败,这个高俊估计会调集更多兵力对付自己,他可不像其它金朝将领那样畏蒙古如虎。
随即而来的是深深的疑问,为什么这个高俊有这般强悍的力量?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眼下铁木真已经不打算在胶东继续劫掠了,察合台已经战败,也就不可能完成烧毁高俊粮仓的任务,这件事也就只能由铁木真自己去办。
纳牙阿也接到命令,迅速离开宝胜寨,向东与主力会合,铁木真要率领大军在胶东好好的再劫掠一两日,然后掉头向西南,准备直击日照一带,焚毁高俊的七十万石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