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潘正还是利用这点子兵力成功的维持了难民的秩序,并且派出觇骑广泛侦查。
大约是第二天下午,还有十二万灾民滞留河北的时候,他得到了让他吃惊不已的消息——博尔忽率领少量精锐骑兵抛弃辎重,星夜兼程,已经距离难民后尾不足五十里了。
“敌军来得好快!”潘正大吃一惊,即刻率领机动人马向灾民后尾奔去。
博尔忽的突袭确实有些成效,在潘正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打到了敌军尾部,但是长途奔袭消耗马力,蒙古本部骑兵倒是耐寒暑善奔袭,可是其他各路协同部队就没这么强的意志力了,等到赶到的时候,能够调用的骑兵也只剩下了两千余人。
幸运的是,对面的人数更少,只有八百多穿盔甲的正军以及大约一千多临时调来的壮丁。
潘正所率领的人虽然少,但是军官很多,眼下,旗指挥们也开始充任小小的队正,各自率领几个棒小伙子,听从潘正的号令。
虽然只有八百人,但是明晃晃的枪尖依旧让人紧张,蒙古勇士还要留着性命去享受中原的花花世界,而不是用命往敌军的长枪阵上撞。博尔忽大旗左右摇晃,蒙古骑兵分头行动,驰骋射箭,想要用老战术来动摇敌军的阵型。
然而他们面前的太平军军官众多,指挥们安慰着军兵不要擅自行动,默默忍受着敌军飞蝗般的箭雨,所幸距离离得不近,弓箭的杀伤力很微弱。
潘正手执令旗,亲自左右挥舞,调动军兵面向敌军,双方的阵型变换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博尔忽始终找不着突破点。蒙古骑兵来去如风,调动迅速,但是潘正在其中运筹帷幄,始终没有让敌军找到机会。
快到下午的时候,察合台才从后面匆匆赶来,虽然晚了半天,但是却刚好赶上了两军不断变换,寻找破敌之机的时候。
“博尔忽叔叔,干嘛不直接冲过去?敌军只有八百人,就算是硬冲的时候一开始会吃亏,但是消灭这八百人之后什么都好办了。
博尔忽没有说话,他隐隐的意识到这是一笔亏本买卖——敌军的步兵素质远不如蒙古勇士,他们大多只会使用一两种武器,听从军官的号令行事,中原人口众多,随意从一个村子里抓出十几个人,都能达到这样的训练效果。
然而这八百人却能与两千久经沙场的蒙古勇士当面对阵。
蒙古的战士们与之相比没有经过太多的操练,而是直接从战争中打磨技巧,固然勇猛无敌,但是他们打一个少一个。草原上的狼一年能产七个仔,但是一对夫妇七年未必能生下一个巴特尔。直接这么硬拼的话,蒙古勇士拼光了也打不下中原。
察合台对这种算账方式很不以为然,两千多骑兵打八百步兵,他想不出为什么不冲锋。
不过既然博尔忽如此说,他也就换了个主意,用手一指:那就先把这帮难民杀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