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的当然是杨妙真的兄长杨安儿曾经自立为帝的事情,早在仆散安贞征讨红袄军的时候就已经下达命令,唯有杨安儿一门不赦。
“当初我也劝过兄长,不要急于称帝,果然引来了金军的大股围剿。”但是随即杨妙真又深深叹了一口气:“但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自不量力,以为能够统领全军,结果到如今三军丧尽。”
“如果作为全军统帅的话,杨姑娘这么做当然有问题,但是世间又有几个女子能做到您这样?我们高郎君尤其重视女子,妇女凡有一言一行能称义,皆可褒奖。”
“我也略有耳闻,严小娘、白卉、还有殷去寒公子,都是一时之人。”杨妙真提到白卉,让潘正心思一颤。
“潘郎君……”杨妙真突然叫了一声,这让潘正浑身发烫,眼前的女人是美的,非常美丽,一颦一笑都贴到自己心尖里去。
潘正走出帐篷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他神清气爽,脚步稳健。
当晚,磨旗山大宴,庆祝高家军之捷。
高俊终于问出了那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杨姑娘,现在以刀破枪之术乃是我们高家军的大患,不知姑娘可有破解之道?”
杨妙真微微一笑:“以刀破枪的招式并不罕见,要破解也不难,枪术精进了,自然有办法,我这梨花枪马上有十九式,步行有七十七式,练得精熟了,足以对抗刀术。”
“太麻烦了,杨姑娘有功夫傍身,练枪法来得心应手,军兵和民兵都是庄户汉,想要如此长时间的练习枪法相当为难,杨姑娘可以和僧虔、龚成、李奇龙参研一下,搞出军兵用的上的招式,以破解这以刀克枪之术。”
杨妙真站起来,因为喝了些酒,脸上已经露出些红晕,当真是光彩照人:“我看今日就很好,我先将这梨花枪法使一遍,让军兵们观摩一下。”
高俊也很高兴,立刻下令:“校场上点起火把来,不用执勤的军兵都来看看。”
校场上,十六个火炬照亮夜空,杨妙真白马银枪,先演习马上招式,龚成黑马玄甲,以“以刀破枪”的刀术抵抗杨妙真。
“着!”也就几个回合的功夫,杨妙真轻轻喝了一声,一枪点到龚成胸前。
如果说马战还看不大明白的话,看到稍后进行的步战时,军兵们都大声欢呼起来,他们看得出来,龚成使用的就是他们之前对抗红袄军时,遇到的那种以刀破枪的办法。而杨妙真用的是和军兵们一模一样的长枪,甚至不需要前后几排从枪戳去,仅仅一人一枪就足以破开龚成的招数。
高俊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长枪方阵简直就是高家军的生命,如果这个方式能够被轻易破解的话,就等于高家军从此剥除了铠甲,现在来看长枪依旧是最稳定可靠的武器,只要对以往的战术动作稍加改变,就足以对抗这个什么以刀破枪的招式。
军队的战术并非一成不变,虽然现在是以重步兵和长枪为主,但是要对抗铁木真,必然要训练一支强大的重骑兵部队,还要有相当数量的骑射轻骑兵,火器部队也必然不能缺少,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惊险的跨越,一旦用的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粉身碎骨的下场。
高俊不是古典军事家,对于战术的改变,他也只模糊的知道大致的方向,每一步具体的行动都要和手下的军将们商议,用科学的方式反复实验才行。
“科学”,高家军的军将们多多少少都听过这个词,高俊对科学的解释就是:“严格细谨讲逻辑,不要想当然,而是要实验、对比、分析,做结论,每一个行动都要事出有因,每一个结论都要有真凭实据。充分运用这种方式得到的结论,就是科学。”
虽然大致明白了高俊是什么意思,但是逻辑这个词又让大家不明白了。高俊跑到玄空大师那里借来了古印度因明作品《正理经》,加上战国名家三十六篇,亲自动手截录其文,编成了一篇两千多字的《名实节文》,总算让大家基本理解了什么叫“名实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