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重生刘阿斗> 第773章 将军扫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3章 将军扫北(2 / 3)

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就是益州背部的汉中地。由于这里直接与曹魏的地盘接壤,所以当然就成为左将军府选定的出兵曹魏之地。

左将军要魏延出兵曹魏,其真实意图当然不可能是想要真的北伐。现在的蜀汉,根本就没有那个实力,同时去打两场大规模的战役。左将军府乃是想要魏延以出动大军假装要进行北伐,将曹魏的注意力和他们的主要兵力拖住。

这样的话,世子刘禅的大军一旦真的达成消灭东吴的时候,到时候曹魏的兵力已经开入关中地区,根本就来不及及时回师去忽然进攻荆州地区。这样的话,世子刘禅的大军对江东的征服作战也就不再有后顾之忧的。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魏延的军队的向北出动,其实就是作为刘禅那边战场的一个策应而已。但是他们的作用却又是如此之重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本来,对于魏延这样骄傲的将军,是绝对不可能心甘情愿去当别人的绿叶的。但是魏延这次在得到了左将军府的命令,领略了左将军府的战略意图之后,却很勤快地就接受了任务。毕竟,他深受刘禅的恩惠,而且两人的交情也是不一般,他当然是要尽心尽力帮忙的。

当然,魏延果然不是个容易驯服的家伙。他的性格跟邓艾在某种程度上面极其相似,那就是对功名利禄的执着性的追求。所以,他接下任务之后,一面传令全军开始备战,并且一定要大张旗鼓地营造北伐的声势;但是另一方面,魏延又召见了他的功曹阎圃,与他进行长达四天的商议。

结果,绝对会让左将军府吃惊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魏延接受了任务是不错,开始营造出兵的声势以让曹魏提早得知他的出兵也不错,但是魏延决定不动假的,他要跟曹魏玩真的。

也就是说,魏延这次的所谓北伐,是要真的出兵而非只是营造声势而已了。

当然,魏延敢这样做,当然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魏延以汉字太守的名义立刻上书了左将军府,告诉了诸葛亮和董和他之所以要这样做的理由。

首先,汉中经过恢复之后,粮草和各种军械的储备已经很充足了。就是军队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良好训练的。有了这样的后勤支持和军力的支持的话,想要进行一次北伐应该是可以的。

其次,魏延的北伐意图,应该说目标不是非常之巨大——他这次出兵想要拿下的可不是碗里的雍凉二州。魏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若是想要拿的话,肯定是要动用整个益州的力量都不一定那得来的事情。所以,他暂时是想要拿下汉中地北面,秦岭以北的三辅之地而已,夺取关中最为富饶的地区。一旦汉中的军队能够将三辅地区固守住的话,曹魏的雍凉二州在一两年的时间之内必定是元气大伤了。到时候,蜀汉方面想要拿下雍凉二州绝对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第三,在长安镇守雍凉二州的是是永州刺史张既。这个人政务方面绝对是出类拔萃,在武略方面也是有一手的,但是即使如此也只是个文士,不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所以,这样的人治理千里之地是可以的,但是魏延直言,张既不是他的对手。

在列举了以上三点看法之后,魏延的文书里面随即提出了在后世极为出名的北伐名策“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南北纵向走势,长约在七百里之间,也就是三百五十公里左右。它北起如今的陕西高官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南至石泉县。其北方出口称之为“子口”,南方出口称为“午口”。

李白声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名诗同样适用于子午谷。谷内到处是悬崖绝壁,需要采用栈道才能够通行,因为这里可是千里秦岭山中。秦岭包括了极其有名的终南山,山势西高东低,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资治通鉴》记载:“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为王莽所通。”

即使道路如此之难走,但是其实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表述起来却是异常简单:魏延则会和他的副将庞德亲自率领万余汉中郡精兵,忽然取道子午谷快速出现在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最后从背后对潼关进行突袭,完全可以轻易将之拿下,以用来抵挡从洛阳方向赶过来的曹魏军主力部队。而另外一只得到北伐命令的军队,也就是现在镇守阳平关的马岱的大军,则是也要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