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猛、熊平和孟溪三人,原先都是关羽手下的荆州军的原班人马。邓艾则是世子刘禅身边的原班人马。在历经了荆州的一系列战争之后,刘禅最为倚重的都是荆州军的这几个人:关兴和关索兄弟、左将军掾马良、军事王甫先生、盖猛、熊平和孟溪。
这些人无一不是关羽麾下的原先人马。
而刘禅那边因为本来就势单力薄,也就只有邓艾在公安城取得了兵权。但是他的军队对荆州军和江州军而言,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还好,后来随着石广元的出任镇军军师,石广元乃是邓艾的授业恩师,使得邓艾所代表的世子近侍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实力隐隐可以与荆州军和江州军抗衡了。
所以,似乎可以这样说,蜀汉在如今的荆州战场上面,各方的统兵将领们在不知不觉中,势力已经逐渐产生了分化。因为各方的实力暂时处于均衡之中,所以大家也能够和平相处。
但是这些现象,似乎是不可能维持太长久的。毕竟,等到战事结束之后,江州军是不可能再在外头停留的,他们是应该要回去江州的。而邓艾则可能跟随刘禅回去,要么就会被征调出去,完全担任军职,成为一个真正的统兵将军了。所以,到时候,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就全部都不存在了。
所以,这只能够说明一点,这三方的势力还是太小了些,其不知不觉之中形成的派系,根本就无法形成大范围的影响力,更影响不了整个蜀汉的局势。所以,刘禅其实早就已经发现了将领之中发生了站队问题,但是却也是听之任之的不去干预。其实干预了也没有,他们到时候自己就会解决了的,他又何必费心呢?
当然,刘禅是足够聪明的人。他从中也得到了启发,并且将之推广到了成都里面,各方势力之间的竞争。他发现官员们确实也在各自选择站队的阵营,而且还大多数都是以自己来自的地域进行站队的。于是,便发生了有大量出身益州的官员,以及刘璋时代留下的官员支持法正,而荆州过来的官员大多支持诸葛亮,刘备的原先创业时候带出来的那些老将,又自己团结在一起的情况。
虽然说,他们之间的这种站队并不是很显著,但是受到乡土情结的影响,也就在所难免了,只要不会因此形成政治倾轧也就可以了。
其实,刘禅将来如果处理得当的话,这些势力随着顺利地发展,不但不会发生你死我活的党争,反而可以逐渐被培养成为具有鲜明宗旨的党团的,也可以代表不同利益群体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诉求。
话说回来,盖猛看到了张苞的那匹乌骓马之后,脸上立刻就露出了鄙视的神色。然后,他便立刻带着熊平好孟溪两人,快步进入了张飞的府衙之中。
来到了议事厅的时候,盖猛果然看到张飞已经端坐在中堂之上,下首就坐着张苞本人以及几个荆州军的将官,这父子二人此时正在说着话。
盖猛便立刻带着熊平和孟溪两人进入议事厅向张飞见礼。然后,他们便在张苞的对面一排座位上面各自落座了。
张飞见到大家都到齐了,便将刘禅的最新的作战规划当场宣布了。大家对此的反应却是各有不同,有的人感觉惊疑,有的人兴奋地赞同,也有人保持了沉默,表现实在是不一而足的。
于是,接下来大家便开始了一阵讨论,各自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其实大家心里虽然是各有想法的,但是如今作战规划都已经向所有军队下达,除非被发现了致命的缺陷,否则便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所以,张飞可以允许大家各抒己见,但是绝对是不可能去推翻刘禅历经了一两个月,才艰难决定下来的这个规划的。
所以,大家商讨归商讨,那只是让你表现一番自己的口才,实质上并未有多少意义。
等到大家都说完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张飞接下来便要将自己麾下的军队,再做出一个新的划分了。张飞将军队划分成为了三个部分,他自己统帅主力部队九千人做为中军。
划拨给张苞的军队,是一支人数在七千人的庞大步兵队。张飞好张苞两人的部队主力,几乎全部都是他们从江州带出来的军队。
盖猛三人还是统帅他们从枝江大营带出来的那支近六千人的大型骑兵队。然后,张飞再给他们分配了一支四千人的步兵队,这便可以与大型骑兵队组合成为,一支人数达到了一万人之众的步骑混合编队了。他们不仅在人数上面,只怕就是在战斗力方面,在三支部队之中都是最为强悍的了。
张苞对张飞这样重新分配军队,当然是不会觉得满意的。因为无论怎么看,他自从从刘阳与徐盛进行作战的时候起,他就统率着最多的部队。但是如今张飞这样重新划分之后,他的军队忽然就变成了最少的了。这样巨大的反差,实在是让他感觉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