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子,你没有听错,我也没听错,大家可都听见了,那是真的,大人他简直太好了。”
“上天啊,我这不是在做梦吧,大人他竟然要给我们土地!”
……
这一刻,乡民们一个个的都处于了幻想之中,华夏人民对土地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那是一种深入到骨髓放中的东西,虽然孟力说的只是奖励给一些耕种优异之人,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做不到。
这里的人,哪一个不是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若比别的,他们或许会退缩,但比种地,他们能怕过谁。
孟力的这一番话,就像那瘟疫一般,飞速的传播了出去,原本还有些犹豫的百姓,都自发的收拾起了行李,甚至连一些没有土地的本土乡民,也眼红着跑到了高顺那里“求带走”。
面对此等情况,高顺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谷远县那里,原本可是生活着接近5万之众的羯人,多带这们点人过去,根本毫无压力,若是可以,他都想一次性带够五万人。
只有那样,他才能更快的完成孟力所交代的任务。
高顺这边在马不停蹄的准备着将2万百姓迁至谷远县的事情,阎柔那边亦是同样的开始了他的修路工作。
晋阳城到造纸房的那一段路,在安次县来的那5000俘虏近一个多月的努力之下,已经修好了。
那是一条可以并排跑4匹马车的超宽道路,地面更是加了碎石铺就。
若所有的路都按照这个方法去铺就,按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却是很难实现,也非常的不划算,孟力并没有傻到非要那样去做。
更何况,这个时代的人,出行的方式大多都是步行和骑马,这对道路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孟力之所以修路,主要是为了商队服务,靠着马车和牛车为主要运输动力的时代,一条好的道路,能够减少非常大的人力,也能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
晋阳城到造纸房的这一条路修通以后,那5000奴隶,如今已经开始修那条从晋阳城到雁门郡的官道,这一条路,除了方便商人以外,最大的目的却是为了边关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