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得知方忠坏了他的好事,气得不行。。真是!功亏一篑!怎么没有想到,坏事的人竟然是方忠?
方忠怎么可能会反呢?
仔细想想!孔子也理解了!方忠不是少年时的那个方忠了,方忠不是自己的学生方恕,他是在季府长大的,从小接受的是季府的教育。当年鲁昭公想动季平子的时候,也是他站出来阻止的。要不是他,鲁昭公当年可能都成功了。
现在的方忠!真的成为季氏家族的一条狗了,一条忠实的狗。
事情很快明朗了,那么回事!真正幕后反对堕三都的人,是方忠。
事情败露后,方忠带着家眷跑了。他没有跑到外国去,而是!跑到孟孙氏的私邑郕城去了,跑到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那里去了。
公敛处父,孟孙氏的家臣,也是郕城的守卫者。
叔孙氏因家臣侯犯曾依据郈邑叛乱,将郈的城堕毁了。季孙氏将堕费城,公山不狃从费起兵袭击国都,被司寇孔子派兵打败,于是费城被堕毁。
孟孙氏认为郕是他的保障,没有了城池,齐国大军会长驱直入。所以!他不愿堕毁。
现在!方忠又跑过去了,不仅是支持孟孙氏,也是寻找一个保护伞,继续反对孔子堕三都。
“什么?方忠?他?逆子!”方基石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场气得半死。
方忠的娘亲得知此事后,也是气得大哭。
方勤也是孔鲤的妻子,得知此事后,吓得都不敢出房间,生怕看见公公孔子那张可怕的脸。
孔子的面相,不怒自威,一般人是不敢看他的脸的。特别是孔鲤,一生都害怕他的父亲。孔子要是对他声音大了些,他浑身哆嗦。孔子知道这些,想与他亲近,可是无法消除孔鲤内心的恐惧。
“我要杀了他!”冷静下来的方基石,骑马来到曲阜城找孔子,要求去带兵去郕,杀死方忠。
孔子没有答应,更没有给他兵力。
不管怎么说,他们是父子。虎毒还不食子,方基石怎么可能下得了手呢?
再则!孔子也不希望这样地事发生,让他们父子对决。
在堕三都这场战争,是孔子这边打着鲁公的旗号,去堕的。而三都那边,要么守城,要么妥协,是不敢出城对抗的。出城对抗,代表反!守城的话,不为反!是你们逼迫我的!我们还是可以谈判的。
所以!方基石算过去了,也无缘与方忠在战场父子对决。方忠是不可能出城的,孟孙氏也不会放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