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苟同!
在唯物与唯心方面,他开始了怀疑。但是!他还是不能确定:这个世界到底是道演变而来的?还是由神灵创造出来的?
在管理社会方面,他依然执着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接受老子的道学思想。他还是坚持认为:改良旧制更实际些。而不敢、不愿意接受老子的思想,先把社会化整为零,再进行组合。
在修身方面,他仍然坚持:从迎合社会管理的角度、立场出发。而否定老子的观点: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他还是认为:老子的修身或者是管理社会的方法,太被动了,不主动。他认为!不主动就会被动!不主动就是对社会、国家、他人不负责任!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孔子还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走改良路线。克1己1复1礼!所以!他捧起了诗、书、礼、乐等古籍,深入地研究起来。
还有!经过齐国的经历,孔子深刻地意识到了,他在与政客打交道方面,还欠缺着什么。齐景公和齐景公属下的臣子,是如何待他?为什么会这样待他?他都作了深刻地思考。
结合他与季平子的关系,他终于有所感悟。
利益!自私的个人利益和荣誉,才是那些人的追求。你尽管处事小心,可难免侵犯或者影响到别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你必然会遭遇到别人的陷害和排斥。
要想在政坛上混,你就必须与这些人保持关系,了解他们。然后!想出针对、应付他们的办法。
经过齐国的经历,孔子深刻地体会到了:无论你的官职有多大,你都有自己的难处,哪怕你是天子!
所以!他修正了过去的想法!
过去!他认为:只要自己有一定地权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到天下去。
现在!他不这样认为了!现在!他认为:无论你的官职有多大,只要你努力,都可以传播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你的官当得再大,你也只能影响到你身边的人,你影响不了遥远地方的人,影响不了你看不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