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前提是!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定。
老子进入周藏室后,很快就忘记了时间和一切,一心扑在整理书单上面。不知不觉间,天就亮了,可他的书单,还没有全部写出来。
过去用的不是现代社会的墨,而是带有油漆性质的东东,书写起来速度是很慢的。要是用现代的钢笔或者是圆珠笔的话,还不刷刷刷就写好了?
要是用电脑的话,速度更快,可惜那个时候没有电脑。
方基石盘腿修炼了一会儿,所有困乏都没有了,也就停顿了下来,朝着老子那边看着。见老子那一副认真地样子,还在奋笔疾书,不由地感动起来。
还有!看到老子这大半夜地还在认真负责地工作,不由地想起后世对他的不公正评价。
真的!以后谁在说道家无为什么地,我跟他急!我跟他没完!
老子要是一个宣扬无为、无用、避世的人,他又何苦这般不要命呢?
他图什么?
不!他在《道德经》中劝道世人不居功,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不要功劳,不图名声,无私奉献。
他傻?是不是?
又不图名又不图利又不居功,还这么不要命地工作,他是不是傻子?
不!他老人家不是傻子!要不是他老人家积极整理书单,恢复周藏室的藏书,周藏室的古籍就散落民间了。散落民间的后果,就是最终失传。有了国家图书馆收藏备份,就不怕丢失。
正是因为他老人家的不辞劳苦,才让后人有了丰富的藏书,有了古籍资料可查。
谁说老子消极、无为、无用、避世、愚民等等了?谁说我就跟谁急!
要是他老人家消极、无为、无用、避世、愚民等等,他还这么努力干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