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直播之春秋苦旅> 第174章 少年孔子给老子的印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少年孔子给老子的印象(3 / 3)

这公元前、公元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凡事不决问百度!

好在手里有一个能上网的手机!

结果如下:

这个是现代西方的公用纪年方法。

欧洲在16世纪确定下来的,公元元年被指定为是基督诞生之年。

我们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这个公元年代的概念的。一般用帝王的年号来纪年。比如乾隆多少多少年。全部朝代年号累算就能够知道相差多少年。

明国时期才开始公用西方的公元纪年,但是也有民国n年的说法。解放后正式确定以公元纪年。

“基督诞生之年?谁是基督啊?这么牛比?”老子又问道。

“这个?”方基石又张大了嘴巴,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跟古代人讲话,怎么这么费劲啊?

只得说道:“他也是个牛比人物,不过!他比你小,他的名字叫耶稣,公元前4年—公元30年/33年,又称基督(弥赛亚),《圣经》中所说的救世主,常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他也跟你一样,跟孔子一样,都是影响人类的人!”

“哦?”老子惊讶道:“他比我李耳牛比!”

“咳咳咳!他是西方文明,你是东方文明!”

“你也牛比!”

“我?”方基石不敢相信地问道。

“还有这个孔子也牛比!咳咳咳……”老子自嘲地笑了起来。

“那?我们要不要再往下看?我念给你听?”

“继续!我倒是想看看!这个孔子他的儒家学说怎么那么厉害,还有那个耶稣,学习学习!我向他们学习!”

“好!孔子的儒家学说思想大概概括为: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