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手中轻轻挥动鹅毛扇,喊道:“城头可是三川郡守李由将军?”
李由看到胡杨林向他喊话,于是回答道:“不错,正是在下!敢问阁下是不是名震天下的胡杨林胡先生?”
胡杨林笑道:“不敢,不敢!过誉了!在下正是胡杨林!今天在这里想和将军谈几句!素闻将军文武双全,而且还是名相李斯之子,杨林仰慕的很!”
李由拱手道:“先生谬赞了!家父对大秦忠心耿耿,可是惨遭奸贼赵高陷害!所幸汉王青睐,重用与我,所以,李由定当誓死报答!”
胡杨林说道:“李由将军,真乃忠臣义士也!不过现在形势今非昔比!我大楚出兵以来,所向披靡,一战歼灭汉军六十万,刘邦败退关中一隅,再战歼灭匈奴大军四十万,兵出塞外,平定草原,现在我大军四十多万,南北两路进攻关中,刘邦覆灭指日可待!常言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将军何不弃暗投明,开关请降,胡某保证将军封妻荫子,荣华富贵!”
李由听罢,不禁仰天大笑!对胡杨林说道:“胡先生!我李由顶天立地,做人也是堂堂正正!汉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怎能做出背叛他的事情!这和反复无常的小人何异?先生好意李由心领了!不过在下不能接受!誓于函谷关共存亡!”
胡杨林也仰天大笑,搞得李由一怔,不解的问道:“胡先生何故发笑?”
胡杨林用鹅毛扇一指他,说道:“我笑你简直就是愚忠!而且,是自欺欺人!”
李由不禁有些恼怒,喝道:“李某行的正,走的端,何来愚忠?”
胡杨林笑道:“我有一言,请将军静听:将军自认为刘邦对你有知遇之恩,你现在打算和函谷关共存亡,以成就你的名节?呵呵,你错了!首先,你自己要明白,你和你父亲都是秦朝老臣,世受始皇帝恩宠!虽然你父亲被赵高陷害,可是最终也是被胡亥赐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便李斯冤枉,那也是死得其所!而你身为李斯的儿子,不思报效秦朝,反而投降刘邦,已经是佞臣了!何谈忠义?你父亲李斯泉下有知,也会为你而不耻!”
李由听了,顿时如遭雷击一般!脸色苍白,他颤抖着手,指着胡杨林,“你,你胡说!”
胡杨林笑道:“李由将军,我这里并没有看不起你的意思!其实你的做法是正确的!良禽择木而栖!大秦已经病入膏肓,没救了!你择良主而侍,没什么不对!现在呢,和当年刘邦入关也是如出一辙!现在刘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灭亡就在旦夕之间!难道你真的为了一个马上要覆灭的政权陪葬吗?我珍惜你是个人才!希望你能留下有用之身,为华夏建功立业!而不是为某一个人做牺牲品!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识时务者为俊杰!望李由将军三思!”
李由一时间陷入迷茫了!自己到底该怎么办?遵守所谓的名节?胡杨林说的对,自己背叛过大秦!可是,这次背叛刘邦,世人会怎么看他?
胡杨林看到李由神色犹豫,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不禁暗暗点头,心道,我这超越两千多年的见识,不信忽悠不了你一个古代人!
胡杨林又说道:“李由将军,大丈夫立足天地之间,当活的轰轰烈烈,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勋!才是我辈之梦想!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今我大楚天命所归,一统天下已成定局!何不弃暗投明?当今天下分崩离析久矣!百姓惨遭屠戮之苦!如果能尽快一统天下,乃百姓之福,天下人之福呀!现在你函谷关虽然易守难攻,但是在胡某看来,不过小小阻碍而已!我要想破关,轻而易举,您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