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西瓜品质很好,又甜又沙,游客尝过后没有不翘起拇指称赞的。可惜这东西在农村卖不上价钱……山南镇不少村子有种西瓜的传统,尤其是张湾,靠近小河有片沙土地,很适合种西瓜,在全镇都有名。刘道德小时候就常听人说“张湾的西瓜谢庄的葱,邢庄的萝卜脆生生”。
现在是西瓜成熟的旺季,满大街都是卖西瓜的。随便到摊位前问一下,十有**是张湾人。
一斤西瓜两三毛钱,十斤不过才几块,这点钱刘道德也没放在眼中。遇到相熟的游客,基本都是半卖半送。
另外还有院外的丝瓜,游客上门购买,刘道德连钱都不收。
那啥,现在院外已经成了丝瓜的海洋,放眼望去,陈刺上开满黄澄澄的小花,周围吊起一根根棒槌大的丝瓜。
刘道德自己吃的不多,一般大哥家那农家乐缺丝瓜了,打个电话,他送一竹筐去。即使如此,每天变老的丝瓜也很多。他估摸着等秋季,最少能摘七八千个,足够林小桐卖一年。
再多,自家那几间老房子也没地方盛放。
现在刘道德彻底把瓦房腾空,留作商品仓库用。
送走游客,将黄牛栓到沟边,接着他带领大将军优哉游哉走向村里。
到村口小卖铺前,就见刘小豪等几个熊孩子排成一溜儿站在树下,耷拉着脑袋。刘大国手中拿着根木棍,挨个训话,旁边另有几个游客围观。
“大国哥,咋会事儿,这群熊孩子又闹啥幺蛾子了?”刘道德凑到近处问了句。
“太可气了,这些家伙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昨天下午没啥事儿可干,他们跑到老叔公家南瓜地里挖坑,做南瓜酒。要是挖一个两个也就算了,关键这帮熊孩子没闲着,把三四十个南瓜全部钻洞……要不是老叔公摘南瓜炒菜发现异常,现在还蒙鼓里呢。”
“那是该揍”刘道德听完也表示赞同。
村里这帮熊孩子没放假的时候还好点,有老师管着,倒没闹什么太离谱的事儿。自从放暑假,一个个像脱了缰的野马,一天到晚疯不够。不是下河洗澡,就是上树掏鸟、投马蜂窝,进地里偷瓜……其实孩子们吃几个瓜没啥,关键是他们不知道生熟,进了瓜地胡乱摸索,连吃带糟蹋,让人恨得牙根痒痒。
还有前两天,几个熊孩子不知道看什么电视剧里边的情节,竟然对上吊产生兴趣。纷纷找根绳子,挂刘道军家偏屋房梁上学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