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玄幻小说>超级机器人分身> 第二百八十一章 着舰试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 着舰试验(1 / 5)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wz_txt();</script></div>

<div class="zhangjieming"></div><div class="zhangjieming">

<center>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

.Com

</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font color=red>

M..Com

</font></center></div>

对于歼15战斗机这次降落,无论是罗杨还是黄海波,都极为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试验对中国海军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众所周知,舰载机在甲板上的降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危险的过程,过前、过后、靠左、靠右都会造成冲出甲板或与舰上其他飞机相撞的危险,甲板的横摇幅度过大也会使舰载机机轮触及甲板时产生倾覆。

因此,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降落一直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航空母舰发展的早期,每一个架次的降落都意味着飞行员与死神擦肩而过。

二战中,美国海军曾有过统计,舰载机平均每降落50次,有可能发生一次事故,事故率为2%。

后来喷气式战斗机上舰后,事故率反而降低到了1%。

这是由于喷气式战斗机采用了滑行性能较好的前三点式起落架设计,可以采用大下滑角不拉平的方式降落,从而增大了航母甲板与降落飞机投影面积的比值,从而一下子就把当时舰载机降落的事故率从2%降低到了1%。

再后来,斜角甲板的出现,为飞机提供了触舰复飞的机会,进一步降低了事故率。

而到了现代,光学、雷达等各种辅助降落设备的出现,使得降落的事故率几乎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当然了,相比于这些助降设备,阻拦装置也是航母发展的一大难题。

阻拦装置主要由阻拦索以及阻拦网组成,相比于阻拦网,横亘在航母甲板上的四道阻拦索技术难度相对要大上许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