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译吁宋和诸岭南之越人又开始联盟,准备征伐闽越夺得秦国商道。
结果闽越拼死抵抗,还请了秦军相助,他们百越诸盟两万儿郎被赶来的十数万秦军全歼,那一场大战让诸越心寒无比,闽越周围的诸越几乎是想都没想就投降了秦国。
无诸求援时,受封秦国南越侯,成为闽中郡郡守,如今这位秦国王侯,势力已经爆发成诸越之首,拖着虎皮拉大旗,打着为秦征伐的名义收服诸越,几乎快成公敌。
大家都是越人,山地战娴熟无比,你老家在山腰我老巢在悬崖,大家都知根知底,偏偏闽越有着秦国的兵力补充和补给,把诸越撵得跟狗一样,实在是打不过。
在这种情况下,译吁宋在诸越的压力下,不得不主动向秦国称臣道歉,愿意成为秦国一郡,只求您别让闽越再打了。
在他看来,无诸受封秦臣,驻军极少,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权利,反而让自己的臣民富庶起来,唯一付出的,只是每年的税负和摇役罢了。
他为此亲自带上重礼,前去了秦国的国都咸阳。
只是这一去,差点回不来。
想到这,他有些羞愧,咸阳的繁华昌盛哪是他一个偏远处的越人可以抵挡的,无论是那华丽巍峨的宫廷,还是国都连城墙都不用的气度,又或者咸阳的美食,一望无尽的农田,数月都走不完的地域……
见过这样恐怖的帝国,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无诸称臣的那么爽快。
他甚至喜欢上了一位表演的优伶,神魂颠倒中将自己的钱财全部打赏给她,几乎没有路费回乡。
他拜见了秦皇,秦皇满意他的顺服,不但封他为南越侯,同时赏赐了非常贵重的布匹粮食,他要付出的是为秦国修筑官署,清点户口,每年征收茶税,做为回报,咸阳会派学宫士子们前去教授文字算学,有才华的可以在秦国官署中为吏,越人可以自己派出商队,前来秦国交易。
最后一条让译吁宋最为激动,这是他们愿意称臣的最大理由,他们若是能得秦国之商籍,便不必忍受中原商人蝗虫一般的盘剥压价,能得更多的利润,买更多的粮食。
于是他们回乡时,不但带了大量种子器具,还带回来一位自愿前来教学的咸阳先生,将他们的语言对应成秦字,百越有识的头领都派了自家儿郎来学习。
……
就在这时,牛马车架的声音缓缓从远方传来。
一队足有数十车的商队绕过山弯,有如长蛇,缓缓向他行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