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终于到来,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缓缓的照亮了朦胧的天色。
五人一直盼着这一刻,立即着手准备下崖事项。
攀山索固定在崖顶上,然后,叶凡先行,顺着绳索下绝壁。
这面山壁仿佛刀削斧砍一样,陡峭近90度,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甚至崖上长了苔藓,十分滑溜,稍微用力不对,即会踩滑。
非常不好下,连叶凡这种身手灵活的人,都得一脚一脚的试着往下爬。
二十米,四十米……
好在绳索够长,叶凡往下爬了快90多米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个直径一米大小的山洞,因光线昏暗,看不清洞内情况。
叶凡把绳索丢入洞内,整个人顺着绳索钻了进去。
洞口并不深,往下爬了三米左右时,双脚落地。
叶凡松了一口气,忙从包中拿出大瓦数探照灯,打开一看,顿时把洞内景况看得一清二楚。
是一个山洞,约两间房那么大,从山壁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个天然山洞,在正对洞口的那面山壁上,有一张一米来宽,两米左右高的石门,石门由两页组成,门上刻着一些看不懂的古文字。
石门门头上镶嵌着一面铜境,虽蒙了灰埃,但大部分仍光洁得可以照出影子。
看到这铜境,叶凡恍然了,已明白到昨晚看到的那道黄色光柱就是这面铜境反射出去的。
古人当真是大智慧啊,巧妙的运用了月亮的走位,再利用铜境反光,值得点赞。
见没有危险,叶凡便扯了扯绳子,提示崖顶上的人可以下来了。
接近两个小时后,其他四人到了洞中。
几人注意力集中在石门上。
无疑,这石门应该就是入口,但怎么打开这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