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说来也矛盾,正常人虽然难免压抑,但压抑到能够产生自杀倾向的,相对来说始终是少数,而设立“满足愿望”这个前提,无非是一种激进的诱导,特别是在gsri内部,调查对象都知道gsri意味着什么的情况下。
他们已经认真思考了问题,但在最终时刻仍旧有不少会后悔。是因为在那时找到了生活乃至生存的意义,还是只是因为单纯的害怕?
不给他们后悔的机会的确能够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但鉴于调查本身的不完善,这个比例并不能说明什么。
何况,有一些正常的愿望也是gsri无法实现的,比如让人真正地复活。
他们可以制造出和死者生前一模一样的躯体,并向其大脑中注入死者所备份的意识,然而,但凡知道这一点的人,都难以在内心承认死者是真正意义上地复活了。
——不过,的确有人能够接受这种“复活”。
gsri执行这项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们找到生活中所谓的光明和美好,也不是为了让他们从现实的社会中解脱——对于他们,这仅仅只是一个调查而已,为的只是收集数据。
——当然,这也不是玩弄感情,因为他们真的可以在达成对象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对象的个人意愿而执行死亡程序。
世上有乐观的人,有悲观的人,有极度悲观的人,却不存在极度乐观的人。人生在世,总会明白现实是怎样的东西;它就像墨辰口中的无序和混沌,无法通过有效的手段治理或根除。
有一亿人作为调查对象,难免会出现极度悲观的人,他们在表达强烈表达了——或被前提条件引发出强烈意愿而表达了想要离开人世的时候,gsri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甚至,有的人本身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死去。
他们是绝不会后悔的一部分人。
——大部分到最后都没有后悔的人,也就是之前所说的,铁了心要死的那一部分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很简单,因为现实。
也许一次分手,就会让一个人彻底死心;也许一次车祸,就会让人失去身体的某个部分;也许一次天灾,就会让人痛失父母……
现实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无尽的痛苦和煎熬,他们发现不了生活的闪光点,也感受不了世界的温暖;不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做,而是现实让他们无法这样做,他们的人生成为了无序和混沌的一部分,陷入了无法回首的万丈深渊。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单纯地说是运气不好也好,人品差也罢,至少他们的内心是希望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