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钟离昧内心深处,始终记得自己是“楚人”。
有军队开往楚地来的消息传开,钟离昧煽动楚地臣子,“楚王一定已经被他们杀了!如今朝廷的军马就在东来的路上,等他们到了城下,我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我们封锁楚境,便如春秋之时,自立一国!”
众楚臣也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是跟着韩信喝汤的人,现在楚王多半是凶多吉少了——这么好的机会,朝廷必然要插手楚地的小朝廷。朝廷插手了,安排的当然是朝廷的人,还有他们这些旧人的份儿吗?
就这么着,蒯彻在逃离楚地的路上被捉住了。
纵然这蒯彻有三寸不烂之舌,却也只能说动理智判断的人。
像钟离昧这等快意恩仇的性子,不管蒯彻第一句话多么骇人,他都不可能动容。
因为钟离昧根本就不会等蒯彻说完完整的一句话。
事实上,当蒯彻见到钟离昧时,只来得及说一个“你……”字,便觉颈间一凉,已被钟离昧重剑捅穿了喉咙。
钟离昧率领的,楚地旧臣的叛乱正式开始。
然而这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了。
朝廷的安抚旨意恰到好处得传来,承认了楚王病逝一事,除了首犯钟离昧之外,余者都不追究。
而蒙盐与李甲率领的大军也已经赶到了。
这场不成样子的叛乱,在胡亥软硬兼施的手段下,只坚持了不到两个月便彻底崩溃了。
钟离昧自刎,楚臣归降。
萧何与李甲,一文一武,留在楚地作为暂时的首脑,维持楚地的秩序与黔首的驯良。
而楚王的三位儿子,与其中长子的生母,也即漂母的孙女,则被送往了咸阳城。
按照皇帝的说法,这是“朕与韩信,知己之交。如今韩信不治身亡,留下三个还年幼的儿子,死前再三求肯朕,言说担忧子孙一事。朕这便将楚王三子都接入咸阳,与众皇孙一同读书成长,也算朕没有辜负韩信的信任”。
章台殿中,胡亥正在阅览楚地平叛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