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南也算是有雄心之人。
也许是军旅之人,他从来不愿意听到退让一词。
请来一个神鬼莫测的书生,献的就是这个计策?刚刚高兴起来的他,一番雄心壮志被浇了一个透心凉,不由得脱口而出。
在孙华南质疑的目光里,鲍二爷不得不细细讲来。
“大公主与二公主下嫁,仅是刚刚拉开了储位之争的序幕。”鲍二爷咳嗽两下道。
“先论后宫。
沈何二位贵妃,如今根本不能分庭抗礼,沈贵妃受宠已久,朝中根基牢固,何贵妃虽也有十来年的宠幸,只是她母家只是一个大学士的虚职,就管些史籍编篡,黄历天文,还有这天下书院,这些却帮不上忙。只是沈贵妃同皇上虽然少年恩爱到如今,但何贵妃能稳稳坐在贵妃位上,凡事皇上肯听她一句,也说明了皇上对其的信任极深。
这一局,因沈贵妃主持六宫久已,加之户部犹如她的私囊,自然三皇子分量重一些。
再说这皇子。
后宫储位之争,因为中宫无所出,所以按理,每个皇子都有机会。
只是如今大一些的皇子里,以三皇子待人谦恭儒雅,做事也稳重,为第一人选,
只是三皇子风流成『性』,做事喜用计谋却不敢承当,尤其在驭下,威重恩寡,刚交往时倒常常关怀备至,信任无比,让人颇觉春风和煦,日子久了,只三皇子的疑心病,就足以将他之前所有恩都抵消了。再久一些,他的猜忌防备,会自『乱』阵脚。
下来便说说九皇子。九皇子年幼些,如今还在书院读书,身边也开始有一二位书生聚集,九皇子用人,据说待人用心太实,防范心不足,不要说羽翼,根本自己还没有长成。
只是九皇子秉『性』淳厚,不苟言笑,却是极重情义的人,自然,这样的人结交起来容易,但为君上者,少了威严,难以立身。再者还容易感情用事,于大事上无益。所以,当下之计,驭下和权衡之术,都要好生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