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的病症胡不离心里有数。
现在的书生,亏的还不够彻底,就是说没亏到不能施救。
但是要救,便需用险。而这险招他虽有把握,但他手头还缺一味『药』。等到派人去寻这『药』,再把『药』配成,只怕早已经错过了书生最后的救命时机,到了那时,就是有『药』也就不得了。因为书生已经灯枯油尽,即便圣手华佗转世,也救得了病,救不了命。
这便是他方才只说无法可救的缘故。
但看过这其中一个红泥小瓶,恰恰是他所需的那味『药』。正瞌睡有人就送来枕头,胡不离大喜,立即开始准备救治。
齐瑶算的时间差不多,她等哥哥带回来那味紫金草,就是极为罕见的一味『药』。
正是这味『药』,上一世是宁郡王把京城翻了一个遍,才在一家王府库房里找到七八棵,刚刚够入『药』。她没法去翻遍京城,只好托哥哥跑一趟。
她记得,那王府说的紫金草只有北离有,产量不多,价格堪比黄金。而此『药』不过三五年后,『药』『性』便大减,竟至无法入『药』。因此家藏的并不多。赶上那家正好有人需用,才备了几棵。平常人家也没这个闲钱收它。
书生正是鲍二爷。
胡不离说,鲍二爷小时候噎住晕倒后,恰好撞在桌子上,把一根鱼骨硬生生扎进喉咙里。
只是那个位置平时无碍,只是在咳嗽发热时会被触及。如此咳嗽一回痒一回,反反复复,越扎越深,到后来才发作厉害,只是人已经都忘了从前,更不得知道有鱼骨在脖子里。
于是后来便都治标不治本,把『药』吃的跟饭一般,生生的越吃越弱,却依旧根治不了。
如此折腾,鲍二爷也就只够折腾三两年。错过了这次,那鱼骨要取容易,他却已经经不起折腾,取出来鱼骨,也就取走了他的『性』命。
至于另外一个红泥小瓶里的『药』汤子,胡不离大致也猜到那就是神水。一切就绪,他还不放心,又指使孙华南去问了喂『药』的法子。
鲍二爷在三天后夜里醒来了。只觉得脖子上缺了点什么似的,有些凉。但却再也不痒痒,不想咳嗽了。
这些年,可是把心肺都要咳散了。昼夜无歇。遇点小风小雨,回去必定发热,再咳嗽,就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终于睡了一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