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家里管得不严,得以上街的姑娘面纱后的脸羞的一片通红,上去问道:“小郎君,你家是哪里的伐?我们怎么从没见过你喔?”
谈卿隔着几个小摊子旁边就是卖烧鸡的大叔,他狠狠咽了两口口水:“我以前不出门的……”
原来是个家道中落的富家小少爷。
几个村民走了过来,挑了挑谈卿摆在地上的柴火:“小伙子,你这柴火多少文钱啊?”
从来没有花过钱的谈卿有些茫然,瞅了一眼烧鸡,又恋恋不舍的收回视线:“烧鸡一只多少钱,我就卖多少钱……”
说完之后又担心柴火不值钱,赶忙又补了一句。
“不够的话,我,我还能再去砍!”
那一棵大梧桐还能砍出好多柴火呢。
谈卿饿的肚子咕咕叫,很努力的将自己的柴火往外推销:“你们要吗?”
当然要。
整整够烧两个月的上好柴火换一只烧鸡,不买是傻子。
于是从那天起。
吃了一个月焦糊鸡鸭的谈卿终于又吃上了一顿好饭。
后来每隔五天到村子赶集的时候,谈卿都准时背着柴火去卖了换烧鸡。
又是一个月过去,村民们的原本的新奇和有趣终于随着时间的增长变成了好奇和探究。
终于。
在又一次谈卿美滋滋的叼着鸡,放松警惕一出村子就化成小狐狸飞快的跑上山之后。
那个卖柴火的绝艳少年是只成妖的狐狸渐渐在村子里流传了开来。
到下一次谈卿再背着柴火去实际上售卖时,村民们看他的目光便奇怪起来。
惊惧的,忌惮的,惶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