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散后,萧略将熬江留了下来,谈论起关于冶铁技术的事情,这两年多的忍辱负重果然没有白费,他把冶铁技术的所有流程全部烂熟于心。
这一谈就是一夜,两人丝毫没有倦意,反而兴致高涨,直到天际泛白方才结束。
两日后,萧略下达命令,决定重建冶铁场,至于新冶铁厂选址与规划,全部交由熬江一人负责。
好端端的冶铁场为什么要搬迁重建?
原因很简单,因为熬江偷学回来的技术是采用水排鼓风炉,利用水力转动机械,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如此一来,不但代替了人排,畜排鼓风,并且大大提高了效率。
既然是水排,自然是要利用到水,而之前冶铁场附近并无河畔,这也是为何要选址重建的真正原因。
在这个方面,萧略毫不吝惜花钱,少什么就买,缺什么就补,人力与物力可以说是双管齐下,仅仅一个月时间,新冶铁厂就建造完毕。
眼下琅邪军装备充足,并不需要大量制造兵器,战甲,再加上这个阶段属于琅邪郡稳定发展期,于是萧略便把精力投到全民发展上。
现在是春耕的季节,百姓们最需要什么,自然是农具,农具越多,效率才会越高。
于是乎,新冶铁厂第一项任务就是制造铁钁、铁锸、铁耙、铁锄、铁铲、镰刀等等诸如此类农具。
为了鼓励百姓们自食其力,开荒种田,随之新政策颁发下来,但凡达到官方要求者,每家每户都会赠予一整套农具。
一时间,全郡百姓掀起种田热潮,于是纷纷跑到各县县衙踊跃报名。
当然,官方也没有那么大财力给全郡几十万人口,每家每户全都赠予整套农具,所以被赠予的对象也是优中择优,然后从中挑选出五千户。
而,首当其冲的硬件条件就是家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劳动力输出。
这日,典韦来到徐庶府中作客,他是个直肠子,开门见山道:“军师,现在各方势力都在秣兵历马,为何主公却剑走偏锋,把大量生铁都用在制造农具上?”
徐庶一边泡茶,一边淡笑道:“有何不妥嘛?”
“当然不妥,地方稳定是取决于军队,倘若军队实力不雄厚,战力不足,一旦丢掉地盘,主公所做一切岂不是毫无意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