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翘首以盼C站, 韩训已经拜倒在秦秉辉大导演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下, 五体投地。
体制内拍剧果然和外面不太一样, 他们碰头聊了几天剧本, 每天秦秉辉都能定下一个角色的演员。
演过某大典的军官,演过某大业的将领,演过某献礼的主角, 秦秉辉随口一说,韩训就拿笔记下来, 然后在自己的看片列表里新增各种献礼、教育片, 准备去看看他们是不是像导演说的那样适合角色。
结果,秦秉辉看了他的笔记, 笑着问:“小韩你没看过这些电影?”
韩训摊开手,特别无辜的说:“看过, 可我没注意过这些演员的演技。”
他虽然性格红专,但是看片喜好十分普通人, 凡是献礼片,大多虚晃一眼,从来不会和研究经典电影似的, 仔细琢磨。
毕竟,演的都是历史书上伟人的事情, 一板一眼的模样, 不是韩训喜欢的类型。
韩训十分诚实。
如果这部东风创业史是普通电影,他肯定会再来一场娱乐圈海选,万里挑一敲定角色。
可这是秦秉辉擅长的类型, 他必然会充分尊重导演的意见。
秦秉辉拍了一辈子的御用献礼片,耳边听的都是全国人民热烈欢迎并喜欢这些电影的客套话,听韩训说“没注意”,他忽然意识到,这位编剧算是标标准准的体制外。
“怪我、怪我。”秦秉辉敲板惯了,他说一没人能说二,完全忘记询问韩训对电影选角的态度。
他道着歉,说道:“这样,我们安排一个时间,把我说的演员们请过来试试镜,也算是给你交交底。”
换别的编剧,肯定婉拒这种兴师动众,顺便向导演示好。
可韩训一听,点点头,说:“正好,我回去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演员,通知他们一起来试镜了。”
根本不婉拒,他就要担纲。
毕竟,剧本再好,还是要合适的演员才能表现出他想要达到的剧情效果。
导演编剧定了时间,开始了轰轰动动的选角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