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张溥心中略微有点不安,可在众人的恭喜认同声中,他也就哈哈一笑,如此才能显出自己这个当儿子的,终于有了真正的出息不是!
倒是他身边陪着的东厂档头姜冬,看到这些情况,就皱了眉头。
他是镖局出身,因为乱世,镖局破败最终在建虏兵锋之下还成了难民。可以说,本质上,他就是穷苦老百姓出身。看到眼前的一幕,就和他以前看到那些贪官污吏摆阔享乐,就没有什么区别,多少引了他的不适。
不过他毕竟和张溥一起经历过常熟暴动,又处了这么长时间,而且张溥是为了敬孝心,看着他那么高兴,姜冬就忍住了没说。
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船到了。
张溥怀着激动的心情,立刻大步而出,不等船板搭好,就想着上船了。亏了姜冬阻止,才没有冒失而掉下河去。
上了船后,张溥便去了船舱,一眼看到他母亲正笑呵呵地看着他,顿时,他就愣了下。
他母亲是婢女出身,就算生下他之后,在张府的地位也不高,不但他被欺负,就连他母亲,也没少受别人欺负。一直到他成了复社领袖之后,众多官宦子弟捧场,他才没有受到明面上的歧视,他母亲的处境也好了不少。
张溥记得很清楚,就算是这样,他母亲也是谨小慎微,不管是穿着,还是言行,都是很注意的。就怕刺激到了别人而引来什么不快的事情。
之前的时候,张溥升官,一直奉旨在江南办差,为了表忠心,他连过年都没有回去。不过家书还是有的,也知道母亲这边又比以前好了不少。但是,他如今一见,却没想到母亲大人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大。
穿金戴银,穿着尽是绫罗绸缎不说,光是身边伺候的丫鬟,就有四个人之多。一个在打扇子,一个在捶背,还有一个在捶腿,另外一个候命。
眉宇之间,也多了不少傲气,整个人,就显得张扬了不少,或者说意气风发了不少,再没有以前的那种谨小慎微之感。
一见到儿子出现在面前,张溥母亲顿时喜从心来,露出由衷的笑意,立刻站了起来道:“我的儿啊,这都几年没见了,娘可想得好苦,看看,都瘦了好多了!”
说着话,她就几步上前,摸着自家儿子的脸,显然心疼儿子的操劳。
此时,张溥才回过神来,熟悉的母亲,说话口音,全都没有变,他心情也是激动,便立刻拜见母亲大人,有点哽咽地说道:“孩儿不孝,职责在身,忠孝难两全,一直没有回去看您,让母亲奔波,受旅途之苦来扬州。”
张溥母亲感受着自己儿子的孝心,心中回想往事,也是非常感慨,甚至落泪,不过,终归是喜事,扶起儿子,笑着说道:“儿子有出息了,娘也跟着享福,一点旅途之苦又算得了什么?你不知道,自从你得圣心,封江南巡抚以来,娘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
这一说起来,她就抑制不住多年的压抑。这种事情,还没法和别人说,也只能是和自己儿子说说。因此,这一说话,就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