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金尚宪还有点犹豫,但他身后侧的林庆业却开口赞同道:“大人所言极是,此乃最佳对策!”
卢象升听到,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露出一丝赞赏之意,然后转回头,看向金尚宪,认真地说道:“你回去告诉你们王上,让他务必坚持,最终失败的,肯定是建虏。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就撤往海岛。建虏没有船只,便奈何不得你家王上的。”
金尚宪不是笨蛋,他也亲眼目睹了昨日的战事,看着朝鲜军队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他也同样看到了,明军撤回来之后,伤亡人数,非常地触目惊心。而建虏呢,就算城外的一万多建虏已经残了,可在朝鲜境内,还有两万多,这战事,还真没法正面打!
这么想着,他便躬身领命道:“总督大人的意思,小臣必定禀告王上,依计而行。”
事不宜迟,金尚宪要立刻离开,前去通知朝鲜国主李倧。而平壤城内,也开始安排伤亡将士第一批坐船离开,而后就是平壤的百姓。
命令一下,平壤城顿时就乱了起来。到处都是哭爹喊娘的声音,就犹如生死离别一样,匆忙的路人,到处可见。如果不是有军队维持秩序的话,估计就乱成一团了。
这个时候,平壤城内的人,都知道平壤守不住才会撤走的,谁都想着第一时间坐船离开危险的平壤。
好在大明水师足够庞大,大约三千伤亡的将士上了船之后,还能再运走一部分百姓。
于是,水门这边,排满了想第一时间走的朝鲜人。
卢象升就在城头上,看着底下乱糟糟地队伍,并没有多少不快。这样的场景,对于百姓来说,实在是不容易,他们也不是军人,有些嘈杂也是可以理解的。
看了一会之后,他便开始巡视城防。毕竟撤走平壤城内的所有人,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而建虏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杀回来,这城防就不能松懈。
但是,到了后来,卢象升听到底下城门那边,传来非常大的喧哗声,这让他不由得皱了眉头,就又走向内城侧往下看去。
不知何时,有一支庞大的车队到了底下,横插一杆,就想挤到队伍前头先走。
这支车队,由轿子、马车、牛车等等组成。边上护着的仆役不少,而车的上面,大包小包,大箱小箱的东西不少,更有一车车的,明显是粮食。
这支车队,对于维持秩序的朝鲜军卒,那是相当地蛮横。有上千想引导他们,维持秩序的朝鲜军卒,都被那些车队的仆从推倒了好几个,甚至就卢象升看到的,就有在动手打人的,而朝鲜军卒,却都不敢还手。
看到这里,卢象升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一看之下就知道底下这支车队,肯定是朝鲜权贵。这种事情发生,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如今城内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他们这么搞,会引得人心更乱。最为关键的是,竟然要带走那么多粮食,这是绝对不能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