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还记得, 我身边曾有一位副将, 姓胡的?”
温氏略一思索,便想了起来, “可是胡旺胡将军?”
这位胡将军,未从军之前是个猎户,双臂有千钧之力,又有一手好箭法。受到了定康侯的赏识,成了他麾下副将。
“如今, 他已是都指挥佥事。”正经的正三品武将。
“我记得, 胡将军膝下二子一女?”温氏眼睛一亮。
老侯爷颔首, “如今要说的,是他的第二子。”
胡将军在军中素有虎将军的绰号,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在军中,温氏只见过老大, 和他父亲一般,从小就是个高高壮壮的孩子。
“他家老二, 今年是十七岁还是十八岁来着?”老侯爷实在也记不得了,只说道,“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今年正打算考武举,过了年就要进京的。”
前几年, 朝廷开了武科举,如文举一般, 也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 最终演武楼大比, 廷试定出名次。
不同的是,武科举的考较分为内外两场,外场考武技身手,内场考兵法谋略。
胡家二子来年进京,那就是来参加会试的,必然已经过了童试乡试,是个人才。如今陛下正有心兴武,只要不出大错,会试就不会轻易落榜。前程,可期。
还未看到人,温氏先就有了几分满意。
先不说两个孩子如何,门第上,一个三品武将,一个五品文官,也能配的过了。
“他父亲之前遣人来给我请安,将这孩子托了我,他入京后会在咱们家里备考。”老侯爷见女儿眼中光彩,笑了笑。
温氏极会听话音儿,“定是不只托了您这一件事。”
“亲事也说托了我了。”老侯爷哈哈一笑,“胡将军的夫人你也见过,文弱了些。生下了他们家女儿后,便一直病病歪歪的。她长子已经娶妻,唯有这次子,最是个粗豪的性子,日后又要分出来过,胡将军便托我为这孩子在京中寻个厉害些的姑娘,能够帮着他撑起一户门楣。”
温氏合掌而笑,“这可真是巧了。我们家四丫头性情最是爽利,家里也请了女先生专门教导过姑娘们,当家理事都不在话下。”
竟是再合适不过的一门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