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二太太真不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瞧着她手里头不停撕扯着帕子, 脸色僵硬咬牙切齿的样子, 温氏几乎也要维持不住自己脸上的淡定, 垂下眼帘端起了茶杯。
王二太太愤愤然地走了,连句告辞的场面话都没有说。回到了王家, 也没有顾得上歇着, 急匆匆就先去了王老太太处。
“回来了?”王老太太一看见二儿媳, 忙让身边的两个孙女出去了,“说妥了的话, 咱们就找人正经提亲去。”
到时候, 外孙女嫁给孙子, 都是自己摆在心尖儿上疼的人, 真是再完满不过了。
王二太太眼圈一红,气道,“母亲快别提了, 人沈家,压根儿就不肯应下亲事。”
“啊?”王老太太摸了摸自己的耳朵,“不肯应?”
这不能啊。
从阿珎几岁起,自己就把她接了过来。论起亲近来, 只怕沈家的那些人, 谁也不及自己在阿珎心里头重要。这几年, 阿珎和阿松表哥表妹的, 也并没有那么多避讳, 二人相处也好。自己冷眼瞧着, 虽然从前并没有把话放到明面上来说, 但对于这门亲事,阿珎心里是不排斥的。
再有前边放出去的话,阿珎不嫁给阿松,还能嫁给谁?
王二太太冷笑:“到底是母亲您,看人是极准的。从前您就说过,那个温氏,就是个笑面虎,再嘴甜心苦不过了。如今阿珎被她攥在手心里头,她一句话,就回绝了咱们,偏还要说什么,允了亲事,就是血脉倒流,要被人说闲话的。”
“母亲您说说,这天底下,姑表结亲的人家得有多少?就都叫人笑话了?”
王老太太眉头皱紧,布满了皱纹的脸上实在是难堪的很。
莫非之前,真是她看错了?
丈夫就私下里提醒过自己,想要两家结亲,就好好儿地请了人去提亲,三媒六聘的把事情做在明处。
她只是觉得,女儿好好地嫁进了国公府去,舒心的日子却没有过上几天。大好的年纪就撒手人寰了,只留下个苦命的外孙女。本来她想着,让小女儿给靖国公做续弦。谁知道沈家并不领情,反而求娶了那个温氏。
当时她就只是觉得一口气憋在心里头咽不下去。借着阿珎亲事拿捏一把沈家,也就只想着小小的出口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