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贞观太上皇> 第九十章:格物致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格物致知(2 / 3)

他去长安城见过那些大户夫人,鲜有比如今的画屏的穿戴贵重。

这岂能是一个婢女能有的?

“舅父?”画屏出声提醒道,门外还有道君和太子两人等着,她可不能在里面耽误太长时间。

吴福斌表情有些复杂,既有喜悦,也有伤感。喜悦的是盈娃子不是贱籍,成了高高在上的后宫妃嫔,他也不用担心受怕隐瞒她的行踪,可伤感的是成了太上皇的妃嫔。

太上皇!?

一听就是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子,或许比他的年龄还要大上不少,恐怕再过几年就有可能在后宫驾崩……

吴福斌他也曾给隋文帝烧制过陪葬品,心里倒也清楚后宫妃嫔的处地,若是有子嗣的还好,若是没有……就会为皇帝殉葬!

而太上皇,想想都不太可能了……

“哦!好,好,好,舅父想事情想多了,这就让全家出来叩见陛下。”吴福斌用半旧的袍袖擦了擦泪痕,连忙说道。

大约一刻钟后。

“什么?陛下……你要亲自参与烧制琉璃?”吴福斌睁大了眼睛,有点不可思议。

“烧制琉璃是小人这等工匠干的低贱事情,陛下您这么金贵,何必冒险呢?”

其实古代所说的琉璃,包括三种东西:一是一种半透明的玉石,二是用铝、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三是指玻璃。

在商代,烧制陶瓷或冶炼青铜时,窑内温度可达11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烧制过程中有时就会无意中产生铅钡与硅酸化合物的烧制品,不过这是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不同。

《穆天子传》载:“天子登采石之山,命民采石铸以为器。”

这就是在进行烧制玻璃。

秦汉时,烧制玻璃已为人所知,像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里,就说,五月丙午日中,用阳燧就可“消炼五石以为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