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山和韩晓冬一左一右地挽住了王桂兰的胳膊,把她带到安全的地方。韩晓熙就这样看着他们的身影慢慢变小,最后再也看不见。
“小姑娘,第一次离家吧?”对面床上的老大娘等她坐下问道。
这还是韩大山托战友帮忙给订好的软卧车厢,不然的话,从阜新到海城近两千公里,坐火车要四十几个小时,不说他们夫妇俩放不放心,就是韩晓熙也会坐到累死。
不过这时候的卧铺还真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到的,尤其是软卧,能坐卧铺的不是干部领导,就是多多少少家里有些关系。这也得亏韩大山的战友是铁路局的局长,才能给弄到一张这么难得的车票。
韩晓熙拿帕子擦干净眼泪,点头。
“看你年纪也不大,这是要去干啥?探亲?”
“去读书。”
“读书,读书好啊!这是要去海城?诶呦,这么大点儿的年纪就一个人背井离乡,不容易啊。”
“嗯”韩晓熙点点头。“是去海城,大娘您也是要去那儿吗?”
“是啊,是啊,我小儿媳妇马上就要给我添孙子了,我得去伺候她坐月子。”
老大娘提起这个就忍不住乐开了花,张口闭口都是大孙子。她看起来面相挺慈和,不像是坏人,就是话特别多,吧啦吧啦地说得很是起劲儿。韩晓熙也不好意思不搭理人,不过被她这一打岔,心里反而觉得不那么酸胀难过,一老一少也就这样开始拉起了呱。
说起来也是巧,这老大娘也是阜新站上上来的,两个人是老乡,说话也是亲切了两分。
不多久,两个人就聊热乎了,老大娘家住阜新县城,家里就俩儿子。
老大在县政府当领导,具体是什么领导,初次见面人家也不会多说。老二嘛,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海城,娶了个海城姑娘,具体做什么工作,老大娘自己也说不怎么清楚,不过都能娶本地媳妇儿了,想来也混的不错。
过了两三个小时,火车又进站了,是省城站。韩晓熙她们这一个小间儿本来上面都是空的,这会儿又上来两个人。
一个是位四十来岁的干部模样的女人,穿着一身列宁装,一脸的严肃,看着特别不好亲近。另一个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两个人看起来六七分像,应该是母女。
那女孩儿的座位在老大娘的上面,她既没把行李放好,也不知会一声儿,就把随身背着的书包往老大娘床上一丢,一屁股坐在了下面床上,嘴里还嚷嚷道:“哎呀,妈呀,累死我了,爸爸也真是的,什么事儿这么要紧,连我上大学这么重要的事儿都能放在一边,警卫员还都被他叫走了,连辆车都没派,害得咱们自己往火车上搬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