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日期定了下来,除了随身用的物品,其余都先搬到了福安宫里,桓嶷又有赏赐。她们只需要在当天入住即可,连包都不用自己拎。李淑妃要做的乃是谢表,然后写帖子,定下日期邀请亲友去她的新宅小聚,算是大家给她暖宅。其中也有再将一些人际关系热一热,好为阿鸾将来的生活铺路的意思。
梁玉接到了帖子一看,日子在满月宴之后,大喜:“我必去的!”她虽能坐得住,却生性喜动的,外出走动是她喜欢的事情。又想:【算算日子,满月酒在她搬出来之后,须得给她们祖孙补一张帖子才好!】
连夜改了宾客的名单,给福安宫也送了一张帖子去。这名单改得及时,李淑妃接到回帖,即回了一份一定会带着儿媳、孙女到场的帖子。紧接着,李淑妃迁居福安宫的日子就到了。祖孙三代被桓嶷与陆皇后两个人亲自送到福安宫去,这是别人都没有的待遇。
~~~~~~~~~~~~~
到得满月酒的时候,李淑妃祖孙三代果然来了,桓嶷与陆皇后也来了,场面异常的盛大,寻常贵戚之家恐怕几十年也没有这样的场景,今日却在袁府出现了。
梁玉心情非常的好,她终于能够被放出来了,大早起就起来洗沐,对着镜子东照西照:“瞧瞧,瞧瞧,阿娘,我是不是胖了?”
南氏没好气地道:“胖就对了!富态些好!女人要胖了才有福气,瘦的一定是受了气、家里穷吃不饱的。干柴似的,有什么好?”
【哦!不胖点怎么知道我吃得起?】梁玉闷笑。答非所问地说:“还好衣裳都还能穿得进去。”
南氏道:“唉,也对,旧衣裳不能穿了就太糟蹋东西啦。”
下帖子的时候,全家人都各有自己的一摊子亲友要请,又有帝后驾临,宾客之盛,前所未有。梁玉的朋友一堆,譬如丰邑公主、刘湘湘姐妹、严中和的姐姐们,又有先前结交的李家姑姪姐妹。平王妃的小姑子郡主们也到了,又有宋奇的妻子黄氏等,天南地北的人都被拉到了一起,不得不令人惊叹其交游广阔。
梁玉举目望去,惋惜地道:“可惜师傅他们不肯来。”她说的是桓琚当年让人给她找的道士师傅,帖子送出去之后,由入错行的二师兄亲自登门致谢,送了护身符等等物品之后说:“方外之人,不履红尘。”
梁玉心说:【哄鬼!不属红尘你领个鬼的度牒!受什么道箓司的管?先帝让给我当师傅,还不是当了?】知道人家是不想沾这个富贵是非,也只好命人准备好了酒馔回礼,又舍与道观上下新衣新鞋。
南氏则说:“你吴师傅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对你好,也不能忘了人家。”
梁玉道:“已打发了人去,她也不肯来。”起先是自家尚且立足未稳,又有无数是非,吴裁缝回乡是养老的,把人拽到京城来风里来雨里去的太不像话。桓嶷登基之后,她就派人去找吴裁缝,想将她接到京城里来养老。
一请未至,梁玉就让王吉利亲自跑了一趟,带了话去:“住不惯府里,我自有外面的宅子,住不惯城里,我还有庄子。这都住不惯,我还有道观。不喜欢道士,尼庵我也买了一个。只管来。”
然而王吉利一张巧嘴也没能说动吴裁缝,吴裁缝只说:“老了,走不动了,人要落叶归根的。”
王吉利做事越来越周到细致,买了所安静的宅院,又置了些田地,放到梁玉的名下,往县衙里登记,专一安置吴裁缝。则吴裁缝寄在郑国夫人名下,自然无人敢欺负了。又找阴阳先生给换了块风水更好的墓地,再订一口更好的棺材。寿衣却不用了,吴裁缝自己会做。办妥这些,又请吴裁缝给梁玉写几个字,由他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