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4 UE的危机(1 / 4)

维旺是与ue同国的跨国传媒集团,旗下涉及音乐、电视电影、出版、互联网、游戏等等。

比起年营业额近400亿的维旺大财团,ue的14亿不过小打小闹而已。

企业收购这事在商界并不少见,游戏界也如此。

其中不乏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干涉公司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公司决策失误,彻底滑坡的恶意收购。

恶意收购往往是未经对方董事会同意,进行收购活动,持有大量股权后,强势入驻对方公司的董事会,成为对公司拥有极大控制权的大股东。

游戏公司则更忌讳乱插手。

不少独立游戏工作室都是在被大资本收购后,逐渐没落,最后消失。

ue当年刚崛起的时候,就有大洋彼岸的某大集团垂涎,开价要收拢ue的股权,并且已经收拢到了20%,几乎是危机存亡了,好在最后力挽狂澜,没有让对方收购成功。

现在则轮到同国的维旺大财团对ue虎视眈眈。

对于隶属ue的pluto团队来说,这件事也是他们的利益相关,一旦并购,他们如何被对待并不好说,甚至ue总部未来的发展都都难说——资本有时是天使,有时是恶魔。

相比之下,作为独立游戏出版商的ue,有时还是比较理想主义的,有梦想,有对创造的追求,还有,独立精神。

一旦被大财团收购,资本的逐利会促使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赚钱。

极尽所能地榨干公司的盈利能力,顺便压榨员工,缩短游戏开发周期,打磨地够不够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赚钱,快速赚钱——对于游戏公司来说,是种极大的消耗,无论内部还是品牌或者口碑。

如维旺这样的大财团,并不在乎旗下一个游戏公司的长期发展,它在乎的只是会赚钱的游戏公司,无法盈利,就没有了价值。如果被榨干了,他们可以再收购新的,榨干,再收购新的,循环往复。

不断吸血的资本就在这种循环中持续盈利。

“维旺放话今年内就要收购ue,闹地玩家圈里抵触情绪特别大,大家都在讨论这事呢。”小月不满道,“谁不害怕啊,我也怕,那些大财团收购游戏公司的,收一个搞砸一个,他们懂什么游戏,ue做得这么好,我们这么努力,要是真跳了火坑,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