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这些人知道他之所以要陪宋志远一起去长安,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不知道这些人还会不会这么夸赞他。
这大概就是错有错着,阴差阳错他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家孩子的榜样,众人眼中尊师重道的模范。
于是,县城的书院和私塾里的先生最近常常会这么说:“xx,你看看人家王富贵家的儿子王大锤,好好跟人家学学什么叫做一日为师终生为师。”
所以,王大锤最近很出名,特别是在读书人当中。教训自己的学生或者儿女的时候,王大锤就成了他们的最佳例子。
王大锤对此,一笑置之,别人的看法对他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他并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要出远门,自然要做一些准备的,别的不说,路引必须的提前去县衙办理,没有路引在古代来说基本上寸步难行。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流民或者流窜犯。
……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王大锤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先生,宋志远被关押在囚车里,除了面『色』有些憔悴以外,倒是没有其他变化。
看来县太爷杨刚真的并没有为难宋志远,王大锤心里不由得对这位父母官大人多了一份好感。在古代能有这样一位父母官不得不说是全县百姓的福气。
“先生,你受苦了!”王大锤隔着囚车对宋志远说道。
“为师没事,让你替为师担心了。为师以后恐怕教不了你了,让你父亲给你再找一位好先生。一定要好好读书,千万别浪费了你的天赋。”宋志远见自己成了这个样子王大锤还来看自己,心里十分的感动。
“先生,你不用担心,我会好好用功读书的。”王大锤郑重的答应到。
他没打算现在就告诉宋志远自己一家要去长安,自己打算这一路陪着他,免得他在路上受苦。
他将父母准备好的一个褥子塞给宋志远,希望他能够在囚车里待的舒服一点。
同时,也给押解宋志远的捕快塞了几辆银子,让他们路上不要为难他,给他一点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