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悦总觉得, 表兄应该是知道了什么关于荀温的事。因为在大舅母王氏准备好的最后一日, 她们突然得知消息, 荀温被外派出临安了。
临走前, 荀温还着人给她传了一封信和一盒糕点, 表达了食言的歉意,希望来日师生再聚云云。
王氏一脸不可置信,“他不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临安么?”
“也许想通了罢。”阿悦说着自己都不大相信的话, 她更倾向于是魏昭做了什么。
其实,能够暂缓对荀温的处置也好。
本来阿悦也觉得荀温是个隐患, 该杀。可那日魏昭对她说过那些话后, 她隐隐约约觉得, 许是他的某种暗示。
荀温该杀可杀,但并非必杀。
留着他, 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荀温一走, 王氏就是对他恨意再深也没有办法,她只是个寻常的深宫妇人, 并没有什么人脉手段。
阿悦有时陪着魏昭批阅奏折、望着他的侧颜时, 几度都有种想问他究竟知不知道荀温身份的冲动,但这种想法每次都在魏昭投来的温和目光中消散。
她慢慢意识到, 许多事,魏昭有其自己的解决方法,他想要的不仅是简单解决一件事, 还想要保护许多, 例如身边的人。
这是他独有的温柔。
渐渐的, 她也把荀温放到一边了,因为傅氏开始动作了。
傅文修被放出大牢后,几乎大部分人都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本来矛盾就可以说是魏昭有意先行挑起,就傅氏的行事作风来说,他们反击起来众人一点也不意外。
绥朝的江山还算不得稳固,魏蛟称帝仅三年而亡,一些偏远地区甚至都可能还不知道已经改朝换代,更别说临安城这些难缠的士族。
值得庆幸的是,和阿悦梦中不同,这回文夫人在,泰王、诚王、安王这三个叔叔也都在,并毫无疑问地将支持魏昭。
只要魏家人齐心,阿悦觉得,就不用担忧。
看着形势傅文修要走是迟早的事,由于阿悦最后一次见他时又说过“厌恶他”之类刺激他的话,担心他临走前会铤而走险做些什么,毕竟他不能用常理推断。
阿悦和魏昭商量后,干脆让她这一个月都住在了魏昭寝宫的偏殿,当然,对外依旧待在乐章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