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桑顿先生给的二百英镑报酬和一期十英镑的稿费, 着实给了玛丽不少底气。
可以说是从穿越过来记事起, 玛丽就一直惦记着经济独立这件事情。但她一个乡下小姐,没有人脉也没有渠道,加上自己又有些没底,因而迟迟没有行动。
还是拜福尔摩斯先生直接挑明了玛丽的心事所赐,她才拥有了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而现在,玛丽有了自己的启动资金了。
二百英镑足以她布置到伦敦的一切,霍尔主编许诺了打底十英镑的稿费,一年算下来有一百到一百五十英镑之间的稿酬,即便是在物价高昂的伦敦, 也足够一名单身小姐独自生活了。
再加上……玛丽觉得, 自己还是可以接一些其他案件的。
特别是那些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不屑一顾的案件——帮贵族小姐找丢失的珠宝啊,寻找私奔少女之类的,比那些复杂案件容易不少, 牵扯到的人也简单。但满打满算一年有两到三个委托, 五十英镑总没问题?
迈出了第一步,感觉经济独立、自己生活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特别是来到伦敦后玛丽才发现, 其实在维多利亚时期, 想要在伦敦独自生活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傲慢与偏见》原著时间线处在威廉四世时代, 距离维多利亚时代差了百年左右。简·奥斯汀生活的年代中,单身小姐独自生活仍然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导致没踏出过乡村的玛丽把事情想得格外复杂。
因为她现在身处十九世纪末,更多新发明、新思想的出现,倒是让一些姑娘, 特别是伦敦的姑娘选择出门工作。
比如说《海滨杂志》的主编费雷德·霍尔先生的秘书小姐,再比如说福尔摩斯原著《海军协定》中委托人的未婚妻是一名女护士,更遑论那些贫穷家庭中出门做工的女性工人。
尽管对于一名乡绅的女儿来说,出门工作、独自生活仍然是件不太合适的事情,但玛丽并非给人打工,她是名新人作家,如此开口倒是有些底气。
而且早在离开朗伯恩之前,爸爸就同玛丽坦言他对她想要搬来伦敦的态度。玛丽左思右想,觉得现在定居伦敦的时机也还算合适,一来几位班纳特小姐的舅父舅母加德纳夫妇一直在伦敦经商,二来她们的大姐夫宾利先生,以及马上要成为二姐夫的达西先生在伦敦可是都有产业的。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可以在名义上“照顾”她。
实在不行,玛丽也不介意把房租交给父亲,请他来租下伦敦的公寓。
这样一来,她可以更好的获得伦敦的作家资源和素材,也可以带着凯瑟琳和莉迪亚一起住在伦敦。
爸爸支持她创作,加上之前就表明看穿了玛丽的小心思,应该不会拒绝;在伦敦长住见见世面、拓展交际圈总不会是坏处,玛丽觉得妈妈那关也好过。
毕竟按照班纳特夫人的想法,未来的女婿那必须越有钱越体面才好,像达西先生这样的大地主难找,但伦敦可是有着不少青年才俊呢。
打着这个主意,玛丽决定先斩后奏,在跟着简和宾利先生去彭伯里庄园做客前,先敲定伦敦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