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知道是谁,法正就能知道是哪一方人在背后造势,然而他却不知道,杨沛被众人劾奏,不单是因为他挡住了别人的路,更是因为他得罪了太多的人。例如诸多在他手下吃过亏的地方豪强、推崇宽大而反对杨沛严格执法的儒士、甚至是早前就得罪过的实权派……
杨沛淡淡一笑,没有直接答法正的话,而是说道:“是谁都不重要,用人大权,皆在于天子。”
“那是?”法正好奇的问道,若按杨沛所言,廷尉这个位置对于皇帝来说尤其重要,既不能给外人,更不能随便交给一个软弱无能的人手中。而放眼朝野内外,除了杨沛,似乎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足够资历的酷吏了。
“汉阳太守射坚,此人虽不知法,但有名行,不是徇私之辈。”能得到杨沛这样评价的,射坚看来也只是皇帝放在廷尉任上的过渡性角色,循规蹈矩尚可,却发挥不了酷吏的作用。
射坚接任廷尉是君臣博弈的结果,逾越皇帝专用的驰道在任何时候都是重罪,绝不是区区一个髡刑就能了事的,皇帝由此雪藏了执法严苛的杨沛,换上有君子之风的射坚,便是做出了妥协。这是杨沛所看到的层面,由此他也对皇帝的法外开恩更为感激,而法正却从皇帝的这一选择中看到了另一个层面——目前皇帝似乎还没有到启用酷吏大开杀戒的时机。
太学的策试在长安可算是一大盛事,上至朝廷,下至地方无不看重,所有相关人员都被调动起来。
京兆尹胡邈担心第一次太学策试若出意外,自己将难逃其咎,早在策试开始之前半个月便拉上新任执金吾徐荣、长安令王凌等有关人等,将太学附近的闾里通通整肃了一顿,在策试的当日,缇骑与长安尉联合巡街,严防水火、盗贼,晚间提前宵禁,道上不准有人、里巷不得有任何喧哗,违者重罪。
好在策试的时候正处于冬季,百姓农闲,还可以躲在家里晒太阳,不然光是不准出门干活这一条就能闹出不少事来。
最开始组织的是集体考试,一次便征用了太学所有学舍,考的是《孝经》与《九章律》。这是所有太学生必学的共同科目,题目是由大儒郑玄、蔡邕等人几经商讨得出,众多学子答完之后,出来或哭或笑,有的在懊悔自己实习时荒废了学业、有的痛恨自己写的太慢,最后还有几行没有结尾。
张既等人考完后出来,从学舍之外便看尽了人生百态,唏嘘不已。
按照安排,他们除了公共科目以外,还有自己学科的科目,一共有十门,每门科目的评分不是以上中下论定,而是采取的十分制。等到共同科目考完之后,便是分批开始各自学科的考试,第一批是明经科、其次是明法科,第三天才轮到张既等人所在的治剧科。
等到第二天清早,两届治剧科太学生共四百人来到明堂外整齐站立,在进来时他们已验明过正身,眼下广场上鸦雀无声,四周站立着执金吾缇骑,全副武装的在附近巡视。先是一阵钟声齐鸣,再是三通鼓动。
这一日天气甚好,虽然温度较冷,但太阳仍高照云端,轻飘飘一阵风就能吹散的温暖在人们身上随便敷衍着。
晒了良久的太阳,终于,有一队人马衣着整肃的从队伍中间径直走上明堂。当先的几人与太学仆射潘勖见礼过后,便并肩走进了明堂,没过多久,便有人站在上面传唤道:
“诸生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