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说的时候面带微笑,注视着司马懿后背的目光却是深沉无比。
司马懿停下笔,看着纸上既熟悉又陌生的字迹,潜意识里似乎有个声音在阻止他不要这么做,这不仅是要欺君,更是欺天下人,他承担不了这个后果。可是在他心里又有另外一个微弱的声音,不断地在诱惑他,想让他接下这梦寐以求的权力。
只要他同意了,雍、凉、并以及关中,乃至于益州的数万大军都将供他驱使,数不尽的粮草财物、及其背后的大小官员都将为他服务,事后获得的声名是他读书养名三十年都无法企及。他几乎一句话就能决定一座城的兴废,一个字就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这是所有人都渴望的权力,而司马懿竟然在这个年纪就有机会去触及到它了。
“我不敢。”当时他的祖先司马钧其实是打败了仗,最后更是因此畏罪自杀,如果真要牵扯到‘宿命’的话,司马懿就更不能轻易接受皇甫嵩的要求了。
他的不敢是出于别的方面:“其实这些日子以来,我无一日不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司马懿忽然转过身去,看见皇甫嵩不自然的抖了抖眉头,他坦然道:“能在明公身边见识如何行军布阵,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可若是要将这一切都交给我,我是如何也不敢的。”
“你是怕耽误大事?”皇甫嵩有些欣慰的笑了,他语气有些低,用很静的声音说道:“你还年轻,适才若是真一口接下了,我倒不放心了。”
司马懿目光深沉似乎有什么动了一下,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不该这么早就转过身来,以至于现在不知该如何接上皇甫嵩的话。
皇甫嵩已将眼眸低了下去,他知道对方是个可造之材,城府深沉,足够稳慎,不然也不会贸然将大事托付。他垂眸思虑了良久,久的仿佛将要睡去,司马懿仍保持着转动上半身,扭头向后看来的奇怪姿势,静静地等待皇甫嵩开口:“你托王辅照顾马超等人,马腾心中对你只有感激,听你号令,不是难事。有马腾支持你,陈仓城内这一万人就都是你的……你是何等自信的人,岂是真的怕耽误事?你只是怕有祸事缠身。”
司马懿默然不语,显然皇甫嵩已经说到关键了,他抬了抬眼,接着说道:“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事你做,或者不做,你都会招惹祸事。”
这话宛如惊雷,立时震撼了司马懿古井无波的面孔,他双目圆睁,仿佛内心最隐秘的事被人看透:“明公……是什么意思?”
“我听闻朝中所有的秘书郎都随陛下去了关东。”皇甫嵩淡淡说着,喉间咕哝着粗重的痰声:“可你与王辅却没有去,是为何?还有朝中后来出现的那些事,我本没有想到你身上去的,直到……朝中合适的有那么多人,却偏是你到我身边做监军。”
“……原来是这里除了纰漏。”司马懿面色稍稍平静,苦笑着说道。监军几乎是皇甫嵩的副手,是最轻易、也是能获利最大的位置,多少人抢破了头都争不来,却偏是被他一个河内豪强出身的年轻人得到了。这里头的隐情,是谁都会往深处去猜,而只有亲身接触过司马懿非凡才能的人,譬如皇甫嵩,才能从中得知几分真相。
司马懿虽然知道在皇甫嵩军中出任监军谒者,就等同于将自己曝光于众人的视线之内,但他还是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苦心绸缪了那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就如同这次一样,哪怕皇甫嵩给他的分明是件祸事,他也要咬牙接下,要是不接,等待他的就会是更大的祸事。
似乎有风从窗户缝隙里灌了进来,司马懿不发一言,将身子转了回去,重又照着皇甫嵩事先写好的两句话一笔一划的临摹起来。
那两句话仿佛是开头与结尾,虽只有寥寥几个字,却分量极重,司马懿写完了满满一张纸,定睛看去,洁白的纸张上赫然写着——
‘骠骑将军臣嵩稽首言……’
‘……臣顿首死罪稽首再拜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