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兴汉室> 第五百六十四章 乱源遗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四章 乱源遗策(3 / 3)

说着便要亭长代为照顾韩龙,自己则站起来打算带祝公道、严干二人移步静室。祝公道手点了点桌上肉食,连忙止道:“这小子吃不完那些,我留下陪他。”

祝公道不想过度参与这件事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严干也不为难他,只拍了拍他的肩膀,便拿起剑跟杨阿若走了。

杨阿若身姿轻盈的带着严干走到僻静处,待亭长亲自端来一盘炙肉与温酒后,两人这才开始正式洽谈。杨阿若声线低沉,先将缘由一一道来:“记得是一二年前,贾公守丧回了一次武威,当时河西四郡大小豪强,皆有派人凭吊。我那年正在为人报仇,追杀一名羌人,途径武威,便在姑臧城外见了贾公一面。他说他等我很久了,见我一面,足以抵过列郡豪强。”

严干对如今的绣衣使者、曾经的平准令贾诩并不熟悉,只是通过鲍出、李义等一行人间接地了解他的事迹,他只知道贾诩精于算计、洞悉人心,从无到有、亲手打造了如今遍布各处的平准监以及吸纳无数游侠剑客的绣衣使。他将自己心中对贾诩的形象与杨阿若的说辞联系起来,不仅未曾觉得不妥,更是觉得贾诩的形象愈发充实了。

杨阿若又接着说道:“此后几天,贾公一直在原处等我、见我,直到我终于杀了要杀的那名羌人,为人报了仇,打算折返回酒泉时,贾公忽然叫住了我。他说韩遂与安集将军等人将要联兵征讨宋建,而自己来武威居丧,身边虽有护卫,但还是担心羌人劫掠。所以希望能以我在凉州的微薄之名,护送他一程。”

这是杨阿若的与贾诩相识的经过,内容十分平淡无味,严干想不清楚对方为什么要与他絮絮叨叨的说这些,但他见杨阿若兴趣极大的样子,又忍不住打断,只好按捺住性子听他继续说。

“贾公没有直接往汉阳去,而是让我带他去了趟陇西,陇西太守李参曾叛逆多年,却被贾公几句话说降归顺。”杨阿若似在回顾往事,眼前的酒肉竟是动也不曾动过:“临走时,贾公曾与我说,‘韩遂必反,河西诸豪跋扈已久,未必肯服王化,他日或有一乱’,因此让我好生留意。没想到……徐府君处处受制于本地豪族,有意树立官府威信,结果得罪了酒泉黄氏。如今局势步步皆如贾公所料,他也让我潜心结交附近羌人,以待他日关中有人来,可一并恢复。”

“贾公真的事事都料到了?”严干不信世上会有这样的人。

杨阿若却是极为信服:“贾公是我凉州难得的绝顶智谋之士,他虽不是事事预料,但也相差不远。这几年我与贾公多有来往,河西四郡有很多事都是由我经手去办的……”他看着严干投来疑问的眼神,轻声答道:“是的,贾公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酒过三巡之后,严干愈加佩服这位尚未蒙面的绣衣使者,预测了韩遂反叛,这并不是难事,却难在如何将预测到的事加以利用、调整,成为自己下一个预测的事实。按照贾诩的提前绸缪,民间有声名远播的杨阿若组织兵马,官方又有临难不惧的武威郡丞毌丘兴号召起事,虽不至于击败列郡豪强,但足以克复武威,搅乱韩遂后方。

“武威郡丞善兵事,在姑臧城破后,仍带着一部吏民北至宣威、武威等地守御。”杨阿若想起叛乱一起,四郡太守或死或降,其身边的长吏、郡丞大都是本地豪强出身,又识时务,哪里会像毌丘兴这般负隅顽抗。他感慨莫名的叹了口气,道:“贾公曾说,在见到尔等以后,便可以着手组织兵马起事了。”

“我等得到的命令是联系四郡忠汉之士,图谋反复。”严干说道:“我等此行主使张君现已在武威策划,结合各家部曲与毌丘郡丞麾下兵马,能有二三千之众。却不知伯阳这里能纠集多少?”

“此处羌氐就有千余人愿附我起事。”杨阿若笑道,他这几年为了今天准备的太久了:“随我从酒泉来的庞君也有意于此,算上我多年结交,或有四千人可供驱使。”

“善!”严干兴奋地说道,这一路行来对任务内容含糊的疑惑终于在见到杨阿若之后迎刃而解,他豁然开朗,仿佛读懂了贾诩的全盘计划。只要组织起这七八千人,有毌丘兴、杨阿若、张任领兵,自己与庞淯等人为谋士,如何不能犁庭扫穴,像当年朝廷欲擒故纵、最后以雷霆手段平定河东之乱一样,彻底击败彼等作乱的豪强叛军?

“今冬不可,我记得贾公说过,先阴集兵马,以待开春方可观局势而行。”杨阿若记得贾诩的叮嘱,一句话打破了严干自以为洞悉的计划:“而且开春之后虽是先收复武威,但也不是一路西去,而是要往榆中而行。”

“榆中?”这几千人去打豪强部曲也就罢了,若要南行去袭扰韩遂……恐怕有些以卵击石吧?

严干没有把话说出来,只是用探寻的目光看向杨阿若。

这回杨阿若没有给严干一个答案,而是摇摇头说道:“贾公说以待时至,我虽不知其意,但我还得听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